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西园

东汉苑囿亦称西苑。位于京城雒阳 (今河南洛阳) 西承明门内御道以北,东连禁掖,故称西园。顺帝始造。《后汉书·顺帝本纪》载: “阳嘉元年(131),起西苑,修饰宫殿。” 灵帝时又加增建,“ (灵) 帝造万金堂于西园,引司农金钱缯帛,储积其中”,成为皇帝私人财库。园内还建有裸游馆和千间园。无数精屋美舍,以渠水盘环曲绕。渠岸用石垒砌,石阶上植以绿苔。灵、献二帝常于盛夏避暑于此,开长夜舟游之宴。挑选体态窈窕,皮肤白晳的嫔妃宫女,乘彩色轻舟,执篙荡浆,摇曳于碧水之中。有时有意使舟覆翻,众女在水中嬉戏,皇帝常与她们共裸浴。或追逐上岸。苔滑跌仆,相互狎戏。岸上有乐队伴奏,又使内侍学驴叫鸡鸣。每至此时,皇帝常不胜感慨地说: “万岁若如斯,上仙也。” 每至上岸,还需用西域贡献的茵墀香烧汤浴浣,余计流至渠中,使满渠生香,称为流香渠。渠中生长一种南国贡献的王莲,长一丈,叶大如盖,夜舒昼卷,名曰夜舒莲。还有一种莲花,只在太阳、月亮出来时叶子才舒展开,称为望舒荷。西园景色秀丽,又距皇宫很近,这里不但是皇帝恣意淫乐之所,还是桓、灵诸帝亲自卖官鬻爵的交易之地 ( 《通志》)。及董卓进占雒阳,散园中美人,焚毁宫殿,西园自此荒没。

西园

位于阊门外留园路。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名复古归原寺。明嘉靖时为太仆徐时泰所有,易名西园。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名归元寺。明崇祯八年(1635)茂林律师住持该寺,弘扬“律宗”,改名戒幢律院,俗称西园寺,为江南名刹之一。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由寺院与西花园两部分组成。寺前有四天王殿,中为重檐七楹前带露台的大雄宝殿,后有藏经楼等。大殿东侧为观音殿,西侧为罗汉堂。殿堂平面呈田字形,屋宇深广,共48间,36条通道,以四大佛教名山塑座为中心,四周列五百泥塑金身罗汉像,高同真人,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其中济颠像与整块香樟木雕千手千眼观音像最为著名,疯僧像则因“疯僧扫秦”故事而为人称道。堂西花园以放生池为中心,池中建有八角“月照潭日亭”,俗称湖心亭,造型优美,两侧有曲桥接岸。环池布列亭台廊榭,花木山石。池中五色鲤鱼、数百年寿大鼋,添人游兴。


西园

位于平山堂西侧。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四周冈阜起伏,竹木苍翠,园林建筑依自然之势点缀,开阔粗犷,野趣十足,在扬州园林中独具一格。园中心有大池,游鱼可数。池东南假山重叠,怪石嶙峋,有碑二,一为摹刻康熙帝题杭州灵隐,一为乾隆帝游平山堂诗。园中有“天下第五泉”,唐张又新《煎茶水记》说:“刘伯刍谓水之宜茶者有七等,扬州大明寺井水为第五”。泉有两眼:一在假山旁,有明巡盐御史徐九皋“第五泉”石刻;一在池中,为清雍正间凿山池时发现,当是古之第五泉。

西园

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留园路。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园放生池的总称,为江南名刹之一。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年)。明代时为太仆徐时泰的宅园。后其子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原寺。明崇祯八年(1635年),茂林律师住持该寺,更名为戒幢律寺。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战火。同治、光绪年间陆续重建。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堂、观音殿、藏经楼等。罗汉堂内有泥塑罗汉500尊,造型生动,栩栩如生。还有木雕千手观音。全园以放生池为中心,亭台馆榭,环池而建,布局合理,别具风格。雕刻水平高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