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西州

唐地方行政区名。贞观十四年(640)平高昌,置为西昌州,寻改名西州。显庆三年(658)增置西州都督府。龙朔二年(662)创立金山都护府,西州都督府废置。永昌元年(689),复置西州都督府。长安二年十二月十六日(703年1月7日),北庭都护府创立,西州都督府又废。天宝元年(742)废西州,改交河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西州。地在今新疆吐鲁番。安西都护府初置于此。安西大都护府亦曾置于此。州辖前庭、柳中、交河、蒲昌、天山五县。贞元八年(792)陷于吐蕃。


西州

唐张籍的五言古诗: “羌胡据西州,近甸无边城。山东收税租,养我防塞兵。胡骑来无时,居人常震惊。嗟我五陵间,农者罢耕耘。边头多杀伤,士卒难全形。郡县发丁役,丈夫各征行。生男不能养,惧身有姓名。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所愿除国难,再逢天下平。”西州,唐州郡名,其地约当今新疆吐鲁番和鄯善二县之地; 西州于贞元七年(791)后陷吐蕃。五陵间,指长安附近,西汉五位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这一带。诗中反映了吐蕃入侵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也表现了志士为除国难而上前线的爱国精神。

西州

唐代设置的行政区。属河西道。《旧唐书·地理志三》: “西州: 中都督府。本高昌国。贞观十三年 (公元639年) 平高昌,置西州都督府,仍立5县。显庆三年 (公元658年) 改为都督府。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改为交河郡。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 复为西州。旧领县5 (高昌、柳中、交河、蒲昌、天山),户6466。天宝领县5,户9016,口49476。在京师西北5516里,至东都6215里。”

西州

古州名。唐代在西域所置三州之一。贞观十四年(640)侯君集灭麹氏高昌后以其地置。与伊州、*庭州并列为西域三州。领高昌(宝应元年〔762〕改为前庭县)、交河、柳中、蒲昌、天山等五县。治所在高昌 (今吐鲁番城东的阿斯塔那与哈拉和卓二村之南)。属陇右道。初名西昌州,后改此名。显庆三年(658)改西州都督府。天宝元年(742)又易为交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西州。贞元七年(791)后为吐蕃攻陷。开成五年(840)回鹘自漠北西迁,其中一支于咸通七年(866)据有此地,建回鹘汗国,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今古城遗址尚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