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要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要素yaosu在哲学中通常是在以下几种意义上使用的。(1)按照确定方式联结成系统的单元、因素或构成成分。它具有个别性、差别性或多样性;作为非复合体,它又具有不可分性。但要素自身也是一个系统。在现代科学中,它通常用来表示同其他客体相结合构成一个统一的综合体,即系统的任何一个对象或客体。系统的结构是诸要素的结合、组织方式。(2)是古希腊哲学中的始基,或水、气、火诸元素的意思。类似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水、火、木、金、土五行之说。这里所谓的“要素”,就是“存在物的元素和始基”,就是一种“万物产生于此又复归于此”的东西。显然,这是一个关于世界本原的哲学范畴。它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历史过程中必然产物,并且反映着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水平。(3)是马赫主义者所使用过的一个哲学术语。他们认为,“要素”是宇宙中唯一的实在,它既非物质的亦非心灵的,而是所谓“中立”的东西。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指出,马赫主义者玩弄“要素”这个字眼是一种最可怜的诡辩,他们是妄图用一个比较“客观的”术语来掩饰主观唯心主义的真面目。 要素德文Elemente的意译。马赫主义者的术语。指世界上最基本的成分。认为它是超乎心物对立的中性的东西。实际上也就是感觉。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是这些感觉要素的复合体。 要素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是相对于系统而言的,是系统的组成部分,离开了系统就不成其为要素。如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一旦离开了机体就丧失其意义。系统中的要素彼此发生相互作用,组成一定的层次结构和某种程序上的秩序性。要素同时又是子系统,由更基本的单元所组成。作为某系统的要素,又包含有该系统质的规定性。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