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见贤思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见贤思齐Jianxiansiqi孔子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语出《论语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美好,这里指品德高尚的人;齐:相等,一样。意为遇到品德高尚的人,就要一心向他学习,冀求自己有贤者所有的善德,遇到品德不好的人,则要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过失。即与人相处,无论是贤与不贤都当对照自己进行省察, 对好的要作为榜样来学习,对不好的也要作为自己的反面教员。朱熹《四书集注》: “见人之善恶不同,而无不反诸身者,则不徒羡人而甘自弃,不徒责人而忘自责矣。”见贤思齐告诉人们,为人必须善于向贤者学习,不断向善,德行才能日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儒家倡导的道德修养方法, 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见贤思齐儒家提出的一种自我修养方法。语出《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诫人们见贤者要善于向贤者学习;见不贤者,要反省自己,以警戒自己不要有类似的行为。 见贤思齐语出《论语·里仁》,原句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贤人。意为:看见贤人,自己就应思考如何勉励进修与其齐等;见到不贤的人,自己亦应当省察平日的言行有没有和他相同的地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