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规范失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规范失调guifan shitiao

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障碍,表现为一种不能适应社会规范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个体产生无价值、孤独、无能等不良感觉,在心理上体现为困惑、迷乱、不知所措、焦虑、恐惧等状态, 在行为上显出言行不一致和前后行为矛盾等特点。产生规范失调的原因有内外两方面因素的作用。外在环境因素主要在于社会规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此时个体仍处于原来规范的模式中,因而产生个人对新的规范不适应, 导致个人行为和心理上的矛盾冲突。例如社会出现大的变革,使新旧规范间有极大的变动,便会导致很多人的不适应。再如青年与少年、成人与未成人阶段间的差异也使个人常处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的要求, 尤其是在少年到青年和未成人到成人的过渡期中更是如此。内在因素的作用主要归之于人格失调,导致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遇到困难。如个体性格或能力上的差异都会带来个体的规范失调。内外因素常常是共同作用于个体的不适应。规范失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也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秩序,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在改善和纠正规范失调中,更应从内外两方面因素协同起来考虑。

规范失调

社会学、伦理学术语。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首先使用。指人们为争取幸福、实现自我的社会条件不具备时,将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从而出现病态。他所认为的社会条件即正常的标准类型的社会条件是:行为要有规范可循,并且规范一致,互不冲突,形成体系;每个人都应本着道德的精神与他人相处,从而人们可以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他认为这样获得生活的乐趣就有了规范。涂尔干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犯罪、危机及其他形式的社会混乱现象,认为如果一个国家若没有明确的规范,人和人的关系便无道德可言,也就无法对一切不道德的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这就是一个规范失调的国家。美国社会学家默登在使用该词时,指出其含义是社会目标和达到目标的准则间缺乏一致性。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