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觉醒与睡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觉醒与睡眠

周期性交替出现的机体状态,一种生物节律。觉醒时,机体能迅速以适当的行动来应答环境的各种变化,从事各种运动及智力活动。睡眠时机体暂时丧失意识和失去对环境的精确适应能力,可保护和恢复脑细胞的功能。睡眠时间的长短因年龄而不同,睡眠中两种时相所占的比例也不同。在整个睡眠过程中,一种时相为慢波睡眠,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水平降低,但较稳定,不出现眼球的快速转动;另一种时相为快波睡眠,肌肉张力明显降低,呈松弛状态,有时肌肉有抽动,血压、脉搏、呼吸可出现短暂的不规则的变动,眼球出现快速转动,做梦是快波睡眠的特征之一。在每晚的睡眠中,这两种时相交替出现。一生中,每日总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快波睡眠所占的时间也在缩短。垂体前叶生长激素的分泌与睡眠的不同时相有关。儿童、少年在觉醒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较少,进入慢波睡眠后,分泌明显增加。睡眠不足,影响身高的增长。儿童一昼夜所需的睡眠时间是:新生儿为18—20小时,此时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很低,外来的刺激易使之疲劳,几乎整天处于保护性的抑制中;2—3个月为16—18小时,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白天接受较多的外界刺激,逐渐形成白天少睡、夜间长眠的昼醒夜眠的规律;5—9个月为15—16小时;1岁为14—15小时;2—3岁为12—13小时;4—5岁为11—12小时;7—13岁为9—10小时。成人以约16小时的觉醒和8小时的睡眠相互交替,形成与地球昼夜周期相似的节律。

觉醒与睡眠juexing yu shuimian

周期性交替出现的机体状态,一种生物节律。觉醒时,机体能迅速以适当的行动来应答环境的各种变化,从事各种运动及智力活动。睡眠时机体暂时丧失意识和失去对环境的精确适应能力,可保护和恢复脑细胞的功能。睡眠时间的长短因年龄而不同,睡眠中两种时相所占的比例也不同。在整个睡眠过程中,一种时相为慢波睡眠,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水平降低但较稳定,不出现眼球的快速转动;另一种时相为快波睡眠,肌肉张力明显降低,呈松弛状态,有时肌肉有抽动,血压、脉搏、呼吸可出现短暂的不规则的变动,眼球出现快速转动,做梦是快波睡眠的特征之一。在每晚的睡眠中,这两种时相交替出现。一生中,每日总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快波睡眠所占的时间也在缩短。垂体前叶生长激素的分泌与睡眠的不同时相有关。儿童在觉醒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较少,进入慢波睡眠后,分泌明显增加。睡眠不足,影响身高的增长。儿童一昼夜所需的睡眠时间是:新生儿为18~20小时,此时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很低,外来刺激易使之疲劳,几乎整天处于保护性的抑制中; 2~3个月为16~18小时,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白天接受较多的外界刺激,逐渐形成白天少睡,夜间长眠的昼醒夜眠的规律;5~9个月为15~16小时;1岁为14~15小时; 2~3岁为12~13小时; 4~5岁为11~12小时;7~13岁为9~10小时。成人以约16小时的觉醒和8小时的睡眠相互交替,形成与地球昼夜周期相似的节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