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解释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解释学jieshixue, Hermeneulice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哲学派别。它是从古代的释义学经19世纪的古典解释学发展而来。在古代,它是把隐讳的神意转换成可理解的语言的方法,以后这种方法又从对圣经的释义发展为对文化现象的理解。到了20世纪,海德格尔把以往的解释学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变成一种本体论,使它从人文科学变成了哲学。他认为解释者对被解释的对象的“认识预期”是待解释的意义的一个部分,理解活动的完成依赖于理解的“前结构”,即一组在理解之前业已存在的决定理解的因素。这也就是他的前结构与解释者的“情境”之间的“解释学循环”理论。 解释学又称“诠释学”或“阐释学”。泛指关于解释本文的理论。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是其创始人。从总体上对本文和理解进行理论研究,因而区别于训诂学、语义学等具体科学。狄尔泰提出建立一门关于理解的科学,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解释学流派众多,分析解释学以逻辑来研究主观理解问题,侧重于方法论的研究;以伽达默尔(Hans Georg Gadamer,1900—)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本体论解释学则认为解释不仅是对本文的理解,生活本身就是解释,解释学是关于人的根本的生存方式和真理的学说,是一种本体论;以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1929—)为代表的批判解释学认为是一种以人的自我解放为目的而如何达到合理化交往的科学。其他还有现象学解释学等。是20世纪中后期最重要的哲学之一。 解释学当代西方研究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一种哲学理论思潮。解释学一词来源于希腊神话中信使神的名字海尔美斯,他根据具体情况向诸神和凡人传达天神宙斯的旨意,这种传达带有他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古希腊修辞学和中世纪圣经解释学以及法律解释学中均包含有局部的解释学意识。把解释学提到方法论的高度,使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是当代哲学解释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