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论十大关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50 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后编入《毛泽东选集》第5卷,并出版过单行本。讲话以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为借鉴,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十大关系的思想,即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中央和地方;中国和外国,以及其他几方面的关系。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为我党制定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它对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十大关系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76年12月发表。编入《毛泽东选集》第5卷。讲话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即十大矛盾。指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提出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重申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团结全党的方针。这部著作阐明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方针和路线,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社会主义问题的典范。 论十大关系著作名。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全面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即十大矛盾,并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矛盾的方法。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节中,肯定了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和少数民族的重要性,指出了汉族统治者在历史上压迫、欺负少数民族所造成的各民族间的种种隔阂,其影响不容易很快消除,因此必须普遍地进行无产阶级的民族政策教育, 经常检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论十大关系毛泽东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本文以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既是一篇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又是一篇重要的哲学著作。它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即十大矛盾。运用矛盾同一性及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论述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辩证关系,阐明了要促进矛盾主要方面的发展,必须重视非主要方面,在非主要方面用力的思想。在论述国家、生产者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时,提出要兼顾矛盾的各个方面。在论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时,进一步阐述了统一性与独立性的辩证关系。在谈到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时,再一次阐发了两点论,等等。曾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论十大关系》1956年2月到3月,毛泽东通过听取34个经济部门的汇报对几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调查。经中央政治局多次讨论,毛泽东在4月25日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对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即十大矛盾作了精辟的论述。《论十大关系》首次公开发表在1976年12月26日的《人民日报》上,1999年收入《毛泽东文集》第6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