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论粮食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论粮食税》On Food Tax

列宁有关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代表著作之一(副题为“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撰写于1921年3~4月间, 同年5月底发表。
在1918~1920年反对英、美、法、日等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中,苏维埃俄国实行的主要经济政策之一是“余粮收集制”。这一政策规定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交售全部余粮,禁止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私人买卖。与此同时,对中小工业企业实行国有化。这一政策对保证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农民收入无几,严重打击了生产积极性,致使农业生产下降,并造成工业品供应困难,投机蔓延。1921年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结束后,苏联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中心内容之一就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主要阐述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的经济性质,无产阶级国家应允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等问题。
列宁认为十月革命后俄国处于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社会经济结构中既有资本主义成分、部分和因素,又有社会主义成分、部分和因素。具体地说:包含宗法式的自然农民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列宁指出,革命胜利后农民中的贫农大部分变成了中农,小农在社会经济中占着优势;小私有者、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的强化,使无产阶级事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他提出必须加强国家对小生产者的监督,必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实行粮食税与完税后的贸易自由问题直接相联系。因此,城乡交换采用什么方式是一个必须予以解决的新问题。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正常的交换方式是产品交换制;粮食税只是从战时共产主义进到产品交换制的一种过渡形式。他设想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之后,城乡经济联系通过社会主义大工业的产品与农产品直接交换以及地方工业品与农产品的自由贸易两种方式实现。然而,在实践中第一种交换方式没有多大发展,第二种交换方式却发展很快,大大越出了地方商品流通的范围。随着实践的发展,列宁的认识有了变化。后来,在《论黄金在目前和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提出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实行的经济联系形式的论断。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问题,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与小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相比,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国家资本主义建立在大生产的基础上,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最可靠的道路。列宁揭示了不同社会制度下国家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论述了适合俄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几种形式——租让制、合作制、代购代销、租借制;重点考察了最普通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租让制。列宁指出,租让制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和资本家缔结的一种合同、同盟或联盟。承租人是资本家,他们与无产阶级合作是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无产阶级是为了在社会经济遭到战争破坏条件下,找到迅速发展生产力,巩固政权,改善群众生活的办法。列宁认为,实行租让制要以付出某些牺牲作代价,其中包括要向帝国主义支出大宗贡款,还会给社会带来资本主义的习气。他强调租让制是一种新的战争形式。无产阶级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共产主义的影响抵制资本主义的腐蚀;对租让企业的犯罪活动,要用法律手段加以制裁,等等。
《论粮食税》一文,对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制定对农民的政策和对外经济关系政策,是一篇重要的参考文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