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证治准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证治准绳

又名《六科证治准绳》,也称《六科准绳》。丛书。明王肯堂(约1549——1613)撰。六种,合四十四卷。肯堂字宇泰,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人。万历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等职。因上书御倭寇事被贬,还乡研究医学,医名日著。于万历三十年(1602)撰成是书。所述均以证治为主,故名。包括《杂病证治准绳》八卷,《杂病证治类方》八卷,《伤寒证治准绳》八卷,《疡医证治准绳》六卷,《幼科证治准绳》九卷,《女科证治准绳》五卷。采录资料广泛,列证详明,辨析透彻,条理分明。“博而不杂,详而有要”,用药很少偏见。所列诸证疗法,为历代医家所宗。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刻本,一九三五年扫叶山房影印本,一九五七——一九五九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分六册影印出版。

144 证治准绳

大型临床医学丛书。又名《六科证治准绳》。明代王肯堂撰。作者历经11年而著成此书,刊于1602年。全书以阐述临床各科证治为主。六科包括《杂病证治准绳》8卷;《杂病证治类方》8卷;《伤寒证治准绳》8卷;《疡医证治准绳》6卷;《幼科证治准绳》9卷;《女科证治准绳》5卷。全书共分13门,即诸中、诸伤、寒热、诸气、呕逆、诸血、诸痛、痿痹、诸风、神志、杂门、大小腑及七窍等。每门前有总论,后按证分述。每证之下,先引《内经》、《伤寒论》及金元诸家之说,附以己论。辨别病症、脉象的异同,因证论治,立法处方。其资料丰富,论述条理分明,正如 《四库提要》评论的那样“采摭繁富。而参验脉证,辨别异同,条理分明,俱有端委。故博而不杂,详而有要;于寒温攻补,无所偏立。视缪希雍之余派,虚实不问,但谈石膏之功,张介宾之未流,诊候未施,先定人参之见者,亦为能得其平”。作者广搜博采,整理严谨,议论平允,选方精审,为人所喜谈。

证治准绳

医学丛书名。又称《六科证治准绳》。明王肯堂撰。刊于1602年。共44卷。后《四库全书总目》改为120卷。分杂病、伤寒、疡医、幼科、女科及类方六部分。论及病种广泛,每一病证先述历代治疗经验,后阐明己见,重于脉证互参,后世评论本书为“博而不杂,详而有要”。

证治准绳

一百二十卷。明王肯堂(生平事迹详见《尚书要旨》)撰。王氏自幼学习医学,弱冠即能治疗其妹之乳痈,以医术名于世。此书又称《六科准绳》、《六科证治准绳》。为丛书。共六种,包括《杂病证治准绳》八卷,《杂病证治类方》八卷,《伤寒证治准绳》八卷,《疡医证治准绳》六卷,《幼科证治准绳》九卷,《女科症治准绳》五卷,凡四十四卷。此书采录资料广泛,列证详明,辨析透彻,条理分明。王氏自序中称先撰《证治准绳》八卷,专论杂证,分十三门,附以类方八卷,皆成于丁酉戊戌年间(约1602)。详述各种杂病的证治。采摭繁富,又参验脉证,辨别异同,十分明晰,博而不杂,详而有要。于寒、温、攻、补无所偏见。较缪希雍、张介宾等确有可取之处。《伤寒证治准绳》八卷约成于甲辰年间(1604),以仲景方法为主,附其后医家之续法。《疡科证治准绳》约成书于甲辰年(1604),广集过去名医方论。《女科证治准绳》五卷约成于丁未年间(1607),以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为依据,既保全了陈自明著作的优点,也收入了校订此书的薛己的附方,很为实用。这部书先论经带,次论杂证,最后论胎产,很有见地。《幼科证治准绳》亦成于丁未年。对儿科常见病如痘疹、消化、营养类等证候叙述颇详。王氏之书内容丰富,论述详备,皆以补前书所未备,所以用《证治准绳》为总名。其方皆附各证之下。其书赅博精详,世竟传之。为历代医家所宗。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刻本,1935年扫叶山房影印本,1957—1959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分六册影印出版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