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诊家枢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诊家枢要诊法著作。元滑寿撰。一卷。寿有《读素问钞》 已著录。作者在吸取前人脉学成就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体会,约于至正十九年(1359) 撰成此书。约一万二千字。书中介绍脉象大旨、左右手配脏腑部位、五脏平脉、四时平脉、呼吸沉浮定五脏脉、因指下轻重以定五脏、三部所主、诊脉之道、脉阴阳类成、妇人脉法、小儿脉法,颇多创见。继则对浮沉、迟、数、虚、实、洪、微、弦、缓、滑、涩等十三种脉象和主病,进行了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切合实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为重要的诊断学文献。后经清周学海校注,增附《诸脉条辨》 、《持论悬记》二篇,内容更为充实。有《周氏医学丛书》本。朱颜《元滑寿 <诊家枢要>考异》(《中华医史杂志》1955.2.104) 可供参考。 诊家枢要一卷。元滑寿(详见《难经本义》)撰。此书专论脉诊,系作者吸取前人成果并结合自己实践体会撰成。全书共六篇,分别为脉象大旨、脉诊之道、脉象阴阳类成、妇人脉法、小儿脉法、诊家宗法。其中阴阳类成篇阐述精详,其他各篇简明扼要。作者将脉象分为:浮、沉、迟、数、虚、实、洪、微、弦、缓、滑、涩、长、短、大、小、紧、弱、动、伏、促、结、芤、革、濡、牢、疾、细、代、散,共三十种。又分六项以统诸脉,条理清晰,可见阴阳表里之大纲。作者从阴阳对待之理以求系统完整,而不拘于前人七表八里九道之说,后世医家多本其义,变通而不离其旨。清周学海校注此书,增附诸脉条辨及持脉总论二篇,为一卷,以他说补滑氏原书之未备。此书为重要中医脉诊学文献。有清光绪中建德周氏医学丛书本,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59年科技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