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词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词素cisu

语言中最小的具有一定声音和意义的结构单位。根据音节多少分为:❶单音节词素,如:“勤”、“化”等。
❷双音节词素,主要是古汉语遗留下来的联绵字(如“葫芦”、“参差”)和音译的外来词(如“琵琶”、“沙发”)。
❸多音节词素,主要是音译的外来词(如“托拉斯”、“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在双音节词素和多音节词素中,每一个音节不能单独表达意思,只有两个或几个音节合起来才能作为一个最小的意义单位。
词素和汉字的关系比较复杂,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❶一个字代表一个词素。如“伟”和“人”,“伟”是单义词素,“人”是多义词素,词素和汉字的关系是一对一的。“益”、“毅”、“意”、“义”、“易”、“邑”等,从词素角度是一组同音词素,从文字角度说是一组同音字。汉字有一种多音多义字。如“剥”有二读,“剥(bo)削”,“剥(bao)花生”;“迫”可读“压迫(po)”,也可读“迫(pai)击炮”。音不同而义同,是同一个词素的不同语音变体,从汉字和词素的关系来说,仍旧是一个字代表一个词素。
❷一个字代表几个词素。这又有两种情况:a.个字代表几个同音的词素。如:“会”(开会、会不会),“花”(红花、花钱)。b.一个字代表几个不同音的词素,也就是多音多义字。如:“中”(中〔zhong〕间、打中〔zhong〕),“重”(轻重〔zhong〕、重〔chong〕复)。
❸一个字不代表任何词素,只代表词素的一部分,它要和别的字合起来才可以代表一个词素,如“玻璃”中的“玻”和“璃”,“苜蓿”中的“苜”和“蓿”。双音节词素和多音节词素中的每一个字单独都没有意义,都属于这一类。
❹同一个字有时代表词素,有时不代表词素。如“发”字,在“出发”、“发表”中代表词素,在“沙发”中就不代表词素;“马”字在“马路”、“骏马”中代表词素,在“马拉松”、“马克思”中不代表词素。“沙发”、“马拉松”、“马克思”虽然用了两三个汉字,但分别为一个词素,其中的每一个汉字都不表示意义。从词素方面来说,单音节词素用一个字,双音节词素用两个字,多音节词素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字。
词素和词不同。词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词是由词素组成的。词素和词不是同一平面的语言单位。词素只着眼于意义的切分或构词,而词则着眼于构成短语或造句,着眼于充当句法结构中的成分。词是比词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词素Cisu

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是词的构成要素,不能独立运用,但必须有意义。例如:“葡萄酒”中“葡萄”和“酒”是构成“葡萄酒”这个词的两个词素,“葡”和“萄”不是两个词素,只是“葡萄”这一个词素的两个音节,因为它们单独没有意义。在汉语里,有的词只包含一个词素,如“人”、“螳螂”、“巧克力”。有的包含两个或更多的词素,如“老虎”、“绿化”、“扩音机”。词素分词根、词缀等。

词素

也叫“语素”。词的构成要素,在意义上不能再分析的最小的构词单位。如“西红柿”,“西”是不能再分析的最小的构词单位,是一个词素:“红柿”就不是最小的构词单位,分别还可以分析成“红”和“柿”两个词素。 一个词素最少包含一种具体的词汇意义或抽象的语法意义。如“身”含有“躯体”的意思。根据意义和功用,词素可分为词根、词缀两种。词根又称“实素”,能单独存在,是能表示实在意义的语素;词缀又称“虚素”,是不能表示实在意义的语素。如“刷子”中“刷”是实素,“子”字是虚素,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个音节,不是词素,它必须加到别的词素后面才表示一种事物。词根在词素中占绝大多数,意义比较实在、具体,构词位置灵活、自由。在汉语中,一个词素一般就是一个音节,单音节词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在语素的总数中占绝对优势。它们活动能力很强,可以滋生繁衍出大量的词。单音节语素在书面上写成一个字。多数汉字本身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汉字的这种特点又增加了词素在书面上的活动能力。汉语中双音节、多音节的词素很少,如“bian fu(蝙蝠)”、“bu er shi wei ke(布尔什维克)”。词素有的可以独立成词,如“火”、“红”、“炮”、“包”等,这种词素独立用时是词,跟另外的词素构成“火枪”、“红色”、“炮弹”、“书包”等时,就是词素;有的不可以独立成词,如“玻”、“身”。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