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诡辩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诡辩论guibianlun

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的思想形式之一。一切利用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否认真理或阻碍探索真理的思维方法的总称。诡辩论的诡辩,指为明显的谬误或与公认的合理观念相对立的谬见提供论据的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诡辩论思想方法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但是诡辩论常常利用客观事物和概念普遍具有辩证矛盾这一特性,冒充辩证法或者同辩证法相互掺杂地表述出来。列宁指出,辩证法同诡辩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概念的全面的、普遍的灵活性,达到了对立面同一的灵活性,——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所在。这种灵活性,如果加以主观的应用=折衷主义与诡辩”。因此,形式主义地和主观地应用概念,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诡辩论常常巧妙地玩弄概念,用概念的联系取代、掩盖事物真实的联系。在使用概念时,它不仅抽掉概念内容的丰富规定性,使其成为空洞的抽象形式,而且以概念表面形式的相似偷换其实际内容的差别。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无限和有限、否定和肯定、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等等,都包含着绝对与相对的关系。绝对和相对不是彼此排斥、孤立的,而是对立统一的。诡辩论则否认相对之中有绝对,利用并极力夸大概念相对性的一面,否定确定性,否认绝对性,片面强调事物的流动性和认识的相对性。研究和批判诡辩论是在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坚持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诡辩论

离开事物的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而抹杀事物的本质区别的辩论或论证方法。反对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任意挑选事物的一面,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玩弄和曲解概念,混淆是非界限;偷换论题,虚构论据,以假代真。它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理论。列宁说:“概念的全面的、普遍的灵活性,达到了对立面统一的灵活性,——这就是实质所在。主观地运用的这种灵活性=折衷主义与诡辩。”(《列宁全集》第38卷第112页)例如,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者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的垄断联合,说成是资本主义逐渐长入社会主义的形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4: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