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说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说话简称话。唐宋时说唱艺术。“说话”是讲故事的意思。说话艺人演出时的底本称话本。早在魏晋时就有“俳优小说”和“说肥瘦”的记载,并出现了专业说话艺人。唐代宗时,郭湜《高力士外传》中,把说话和讲经、转变并列。元稹在《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的自注中,记载了听讲《一枝花话》的情形。晚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讲到他听“市人小说”的事。敦煌遗书中,保存着唐五代的话本有《庐山远公话》、《一枝花话》、《韩擒虎画(话)本》(拟名)、《唐太宗入冥记》(拟名)、《秋胡》(拟名)、《叶净能诗》等。宋以后,说话有很大发展,有“说话四家”之说,“四家”之说各异,大致包括“小说” (“银字儿”)、“谈经” ( “说经” )、“讲史” ( “演史” )、“说浑话”、“合生”、“商迷”、“说公案”、“说铁骑儿”、“说参请”等。 说话指唐、宋时代民间艺人讲说故事的伎艺,相当于现在的说书艺术。它兴起于唐代。中唐诗人元稹在《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这首诗的注释中就有关于“说《一枝花》话”的记载。《一枝花》话是讲述长安名妓李娃曾拯救荣阳巨族公子郑元和,后被封为国夫人的传奇故事的话本。这说明“说话”在唐代中叶已非常流行。宋代,在瓦肆勾栏等娱乐场所,最流行的伎艺便是“说话”。到了南宋,形成“说话四家”,即按照书目。故事内容分成四类:(1)小说(银字儿),包括烟粉、灵怪、传奇等;(2)说公案、说铁骑儿;指士马金鼓之事(也有人认为说公案可列入小说家,说铁骑儿可并入讲史家)(3)说经,说参请;即说演佛书、讲述参禅悟道等故事和诙谐不正规的佛经故事及僧人趣闻;(4)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其中,在艺术上最有成就,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讲史和小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