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谭继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谭继洵生卒不详。字敬甫,清湖南浏阳人。咸丰九年(1859 年)进士,官户部主事。光绪四年(1878 年)出任巩秦阶道,光绪九年(1883 年)调回兰州。光绪十五年(1889 年),任甘肃布政使。同年十一月,升湖北巡抚,两次兼理湖广总督。戊戌变法(1898 年)时,受子嗣同案株连,致仕回籍。清咸丰初年,罂粟流入秦州,由于有利可图,农民大量种植。谭继洵来秦州之初,就出布告严禁,到第二年清明前后,派员四出巡查,发现烟苗,立即铲除;对个别严重突出的,田亩没收归公;对吸食的烟民,责令入禁烟所限期戒烟,一时大见成效。为发展生产,谭继洵力排众议,出《劝栽桑养蚕》布告,不远千里从浙江购来大叶桑苗,分发农民栽植;自己在道署后院栽种将近百株,以为倡导。次年,从湖南聘来缫丝技工,教民养蚕、抽丝、织锦技术。对于蚕民的蚕茧蚕丝,备价收购,缫丝织绢,成效斐然。《秦州直隶州新志续编》称:“今道署后桑阴扶疏,民比之为甘棠焉。”当时地方人士尚不知种牛痘,谭继洵特设牛痘局。百姓仍然将信将疑,或持观望态度,谭即命令自己的孩子带头去种,开通风气。对于带头种痘的人,奖以彩帛;对已种牛痘的,派医生诊视护理。百姓为其诚心所感动,种痘新法得以普及。所有疫苗购进、牛痘局经费,都是从他的廉俸中捐助的。谭继洵来秦州时,其子嗣同也随同在署读书,年 14 岁,与在秦州署衙供职的诗人、狄道(今临洮)人李景豫相交甚笃,有唱酬之雅。李殁后,其著作手稿丢失殆尽,嗣同即收集了李的遗诗若干首,载录在他的《谭嗣同集》中。 谭继洵1823~1900字敬甫。浏阳人。1859年(咸丰九年)进士。历官户部主事、郎中,监督坐粮厅,驻通州。1877年(光绪三年)授甘肃巩秦阶道,1884年迁布政使。1889年升湖北巡抚。1894年署湖广总督,诰授光禄大夫、振威将军。在任期间,办事唯谨。湖广总督张之洞任时,每约其联衔陈奏新政,皆谢不敏。子谭嗣同思想激进,锐意革新,父子间政见不合。因奉行新政不力,曾被御史杨深秀参劾。戊戍政变,谭嗣同遇害,连坐革职,忧惧成病,旋卒。 谭继洵1823—1901字敬甫。浏阳县人。1849年中举人。1859年成进士。1874年官户部员外郎。1875年(光绪元年) 转户部郎中。旋监督坐粮厅,驻通州,主办验收漕粮、催督转运等事务。1877年由京官外放,补授甘肃巩秦阶道,加二品衔,后擢甘肃按察使、布政使。1889年升任湖北巡抚。甲午战后,国势险危,维新变法思潮激荡,潭继洵思想偏于保守。湖广总督张之洞每约其联衔陈奏新政,他皆谢不敏。其子嗣同思想激进,锐意革新。父子间政见亦不相合。谭嗣同、唐才常倡导变法,计划在浏阳设立算学格致馆,推广新学,曾婉请谭继洵出面倡办,藉资号召,他有所顾虑。因对维新不予支持,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杨深秀在参劾某些不称职官僚的奏折中,也把他列名在内。1898年,戊戌政变发生,谭嗣同遇害,谭继洵连坐革职,被勒令回籍,交地方官管束。1901年10月23日忧惧而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