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谷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谷蠹lesser grain borer

蛀食粮粒的重要贮粮害虫。学名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鞘翅目,长蠹科。亚热带、热带地区发生最多,中国除西藏、新疆未发现外,其他省区均有发生。稻谷、小麦、大米受害最烈,还为害禾谷类种子、豆类、干果、粉类等。
成虫体长2.2~3毫米,细长筒形,长为宽的3倍,暗红褐至黑褐色。头位于前胸背板下,从背面不可见,触角10节、鳃叶状,端部3节扁平膨大。前胸背板近圆形,前端稍小,中央隆起,上面着生许多小颗粒状突起,呈同心圆排列,端缘较多。鞘翅掩盖腹末,小盾片正方形,前足基节窝后方开放,跗节5节,唯第一节很小。幼虫长2.5~3毫米,呈弓形。头小,半缩在前胸内,触角3节,胸部较腹部粗大,胸足短小,腹节腹面及胸足,尾部均着生有短毛。
华中年发生两代,华南2~5代。成虫在发热的粮堆中、或在木板、竹器、树皮的缝隙里越冬。飞行力强,常钻入粮堆中温度最高部位或聚集在距粮面90~100厘米深度为害。成幼虫均可将粮粒蛀食成空壳,粮粒重量损失约等于成虫体重的5~6倍。还能蛀蚀粮仓木板及运粮船只。大量发生时常引起粮堆发热温度达40℃以上。在水分占9%的粮食中也能发育繁殖。卵产于粮粒的蛀孔、缝隙、粉屑中,每雌产卵200~500粒,刚孵化的幼虫钻入粮粒内蛀食生长,直至成虫羽化后始外出,或终生在粉屑中侵食化蛹。喜食胚部。在28℃,相对湿度70%下,完成一代需时40天。对有机磷防护剂有较强的忍受力。

谷蠹lesser grain borer

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昆虫纲,鞘翅目,长蠹科。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部分温带地区;中国除西藏、新疆未发现外,各省区均有分布。为害谷类、豆类、竹木、中药材、图书;以稻谷、小麦为主。成虫体长约3 mm,赤褐色至深褐色,有光泽;头隐于前胸下;前胸背板近圆形,上有许多小瘤突作同心圆排列。末龄幼虫体长3~4 mm,弯曲成弓形,乳白色,头半缩在前胸内,胸部较腹部粗大。具胸足3对,各足大小相等,气门小而不显著。中国一年发生2~5代,以成虫钻入木板、竹器、粮粒,或仓外树皮缝中越冬。成虫耐热、干,常聚集在粮堆较深的部位。卵产于粮粒的蛀孔、缝隙、粉屑中。初孵幼虫钻入粮粒蛀食,直至羽化为成虫后外出,或终生生活在粉屑中。成虫和幼虫均可蛀空粮粒,大量发生时常引起粮堆发热,达40℃以上。以采用将有虫粮隔离贮存及进行药剂熏蒸为主要防治措施。

谷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