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豌豆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豌豆象pea weevil

钻蛀性豌豆害虫。学名 Bruchus pisorum (Linnaeus)。鞘翅目,豆象科。分布全世界。中国除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广西、广东等省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发生。
成虫体长4.5~5毫米,椭圆形,灰褐色,体密被黑、黄褐、灰白色细毛,复眼马蹄形,触角锯齿状,11节。前胸背板端缘较后缘略窄,两侧中央齿尖向后方,后缘中央白色毛斑椭圆形。臀板外露,左右各有一黑色毛斑,中央的白毛斑呈T形。前足胫节以下至跗节及中足的跗节为赤褐色,其余部分及后足为黑色。后足腿节近端有一明显的长尖齿(见蚕豆象图1)。幼虫长5~6毫米,肥粗多皱纹,背隆起,乳白色,腹部底面有凹陷,无背线,上唇与唇基几乎等长,末龄幼虫胸足退化。
年生1代,成虫在仓内缝隙、夹缝、豆粒内、仓外草垛、树皮、垃圾、草屋的屋檐中越冬。次年豌豆花开时,飞往田间活动,取食豌豆花粉、花蜜、花瓣,产卵于嫩豆荚上,每荚上平均产3~5粒,往往两粒重叠。每雌虫能产卵130~200粒,初孵幼虫借助刺盘钻入豆粒为害。幼虫4龄,随豆粒成熟带入仓库,直到羽化为成虫。从卵到羽化需时57~72天。可在豌豆开花3~4棚时,进行田间施药;隔7~10天再喷一次以杀死成虫。豌豆收获后在半月内用塑料薄膜密封气控保管或熏蒸处理。

豌豆象pea weevil

Bruchus pisorum L.,昆虫纲,鞘翅目,豆象科。分布于全世界;中国除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宁夏、贵州、广西尚未发现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发生。寄主为豌豆。成虫体长4~5 mm,椭圆形,黑色;前胸背板两侧缘中间偏前各有一向后指的尖齿,后缘中央有一近三角形白色毛斑;每个翅鞘中后部均有1条白色毛组成的斜纹。末龄幼虫体长4.5~6 mm,乳白色,多皱纹,背隆起,体弯曲;头小,棕褐色;无背线,足退化。中国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仓库内外的缝隙中或包装物中越冬。成虫于次年飞往田间,卵散产在豆荚上。幼虫孵化后蛀害豆粒,随收获贮藏带入仓内,继续取食直至羽化。可采用选育抗虫品种,沸水烫种(烫种时间为25 s),仓库熏蒸,田间成虫盛发期喷药等方法防治。

豌豆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