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豪放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豪放派haofangpai

宋词风格流派之一,与婉约派相并举。首先提出这种区分的是明代张綖。但苏轼曾以“豪放”评词,南宋王灼称苏词“指出向上一路”,又有“豪气词”等说法,可见以“豪放”来概括与婉约词风相对立的另一流派,也是经过长期酝酿的。苏轼打破传统词风,写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一般均认为苏轼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但北宋时写这种词的人并不多。晁补之、贺铸等人的某些作品与之近似。至南宋初,词人在词中表达爱国精神,使这种词风大为发扬,张元干、朱敦儒、张孝祥等人均有功于此。辛弃疾成为豪放词的一代巨擘,与他同时和其后,出现了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一大批辛派词人。豪放词“气象恢弘”,“豪放不羁”,题材广阔,喜用诗文句法,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但豪放词能够别立一宗,并非只是由于词语豪放,而在于它提供了更全面丰富地展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可能性,突破了婉约词的狭隘局限。从而也使词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大丰富了词的境界。当然,豪放词也有粗率直肆、甚而狂怪叫嚣的流弊,使结体甚严的词在体制上产生了某种危机。

豪放派

宋代词派。重要作家有苏轼、张孝祥、张元干、辛弃疾、陆游、陈亮、刘辰翁等。这一词派发端于苏轼,终成于辛弃疾。他们主张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突破了词法和音律的束缚,拓宽了词的表现领域,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形成一种豪迈奔放的风格特征。豪放派词的内容大都丰富深刻,尤其是那些抚时感事之作,往往具备立功建业的豪情壮志和忧民爱国的强烈精神。也有某些词作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在艺术上有时显得用典过多,减弱了诗情。该派是词坛上的革新派,对后世词人影响颇深。

豪放派

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杨廷芝解释豪放为“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诗品浅解》)。可见豪放的作品当气度超拔,不受羁束。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等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张炎《词源》把“豪放词”与“雅词”对举。《乐府指迷》说:“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遂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这说明南宋已明确地把苏、辛作为豪放派的代表。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也有时失于粗疏平直。南渡以后,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干、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拉接,蔚然成风,至济南词人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辛词意境恢宏,形象飞动,无论湖海、山川、云雷、竹木、鱼鸟,一到稼轩笔下,都带有一种奔腾驰骤、不可羁縻之气势。辛词为豪放词派树立了一座艺术高峰。清著名诗人王渔洋称“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清王士禛《花草蒙拾》)此论非虚妄之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