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贝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贝壳beike

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具有一种特殊的腺细胞,其分泌物可形成保护身体柔软部分的钙化物,称为贝壳。贝壳的数量、形状和结构变异极大,有的种类具有1个呈螺旋形的贝壳(如蜗牛、螺、鲍);有的种类具有2片瓣状壳(如蚌、蚶);有的种类具有8片板状贝壳,呈覆瓦状排列(如石鳖);有的种类的1块贝壳被包入体内(如乌贼、枪乌贼);有的种类的贝壳甚至完全退化(如船蛆)。贝壳的主要成分为95%的碳酸钙和少量的壳质素。一般可分为3层,最外层为黑褐色的角质层(壳皮),薄而透明,有防止碳酸侵蚀的作用,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壳质素构成;中层为棱柱层(壳层),较厚,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棱柱状的方解石构成,外层和中层可扩大贝壳的面积,但不增加厚度;内层为珍珠层(底层),由外套膜整个表面分泌的叶片状霰石(文石)叠成,具有美丽光泽,可随身体增长而加厚。方解石和霰石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CaCO3。贝壳的外层具有多条深浅颜色相间、同心环状的生长线,但它不代表年龄;它的形成是由于外套膜边缘因受某些原因(食物不足、季节不同、生殖期间等)的影响、而不能继续分泌的结果。

贝壳

大多数软体动物身体外面的钙质硬壳。可随动物身体的长大而逐渐加大、加厚,具有保护身体的功能。蜗牛、螺类等仅有1个贝壳;蚌、蛤类等有2块贝壳。贝壳的外层具有多条宽窄和颜色深浅相间的“生长线”,但不代表年龄。海产单壳类和双壳类的贝壳,形状各异,多数光滑,具有艳丽色彩,颇引人喜爱。沿海老年人常于落潮后去海滩采集,并制成干制标本收藏起来。制好的贝壳标本,都集中放在自制的标本盒内保存,并编号,建立简明的档案卡,注明标本名称、采集地点和日期等。如不认识所采标本,可请当地科研单位协助鉴定命名。如能收藏数十种或百余种五颜十色、绚丽多彩的贝壳干制标本,也是老年人的一种颇有情趣的乐事。

贝壳shell

又称“介壳”。软体动物等体外的硬壳。多数种类有一个(如螺)或左右两瓣(如河蚌)或多个(如石鳖)。由外套膜表皮细胞分泌形成。质坚硬,通常分3层:外层为壳皮或角质层、薄而透明,有色泽,主要成分为壳质素;中间为棱柱层,较厚,由角柱状的方解石构成;内层为珍珠层,富有光泽,由钙质和壳质素构成。珍珠与珍珠层同源同质(见“珍珠层”)。

河蚌贝壳及外套膜横切

1.角质层 2. 棱柱层 3. 珍珠层 4.分泌珍珠层的表皮细胞 5.具纤毛的上皮细胞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