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山大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51 中山大学文理科综合性大学。设在广州。原名广东大学,孙中山于1924年创办。建校初期,孙中山为学校写下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校训。鲁迅、郭沫若、许德珩、周谷城等许多知名教授曾先后应聘来校任教。1926年7月,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学校更名为中山大学。1935年成立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1938年10月,学校西迁云南澄江,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分散在各地的师生先后返回广州。该校是华南学生进步运动的中心。1952年学校经过院系调整,以原中山大学和岭南大学的文、理学院为基础,将广州及中南地区部分高等学校有关系科调整进来。现设本专科专业51个,本科学制4年。还有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21个,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64个。学校还设东南亚历史、中国古文献、高分子、昆虫、环境科学、计算中心、测试中心等14个研究所和思想教研研究室,另有计算中心、测试中心、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图书馆藏书230万册。占地面积115万余平方米。 中山大学中国文理科综合性大学。校址在广州。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原名广东大学,由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等校合并而成。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大学。设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后为文理科综合性大学。1987年,设有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孙文学院和20个系,共43个本科专业,附设7个国家级研究所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各类在校生8917人,其中研究生1091人;教师和研究人员2307人。 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孙中山于1924年创办。是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尤其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等方面有较高水平。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昆虫学、激光光学与光谱学、固体物理、概率与数理统计等学科有很强的实力。全校有各类型实验室140多个,其中超快速激光谱实验室,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孙中山于1924年创办。是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尤其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等方面有较高水平。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昆虫学、激光光学与光谱学、固体物理、概率与数理统计等学科有很强的实力。全校有各类型实验室140多个,其中超快速激光谱实验室,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孙中山于1924年创办。有11个学院,34个系,48个本科专业;有5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53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96个,6个博士后流动站;教职工388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2003年9月,在校生51211人,其中本、专科生19030人,函授生1416人,夜大生10031人,硕士生6642人,博士生2482人,外国留学生446人,成人脱产班2476人,网络本科生2278人,预科生31人,研究生进修班4352人,在职读硕博学位2027人。教职员12034人,其中教学人员2413人,科研人员252人,卫生技术人员5405人,两院院士13人。校园占地504万m2,校舍建筑968611m2。图书馆藏文献435万册,其中中文图书284万册,外文图书74万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