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负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37 负数在数的概念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和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减法的可施性)产生了负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负数的国家。成书不晚于公元1世纪的《九章算术》阐明了负数的实际意义和表示方法,给出了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正负术),并熟练应用于解方程。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明确指出:“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邪正为异。”前一句是负数概念的定义,后一句是负数的算筹表示法。刘徽提出的负数概念的名称和定义一直沿用至今。元朱世杰将正负术载入《算学启蒙》卷首的“总括”中,并给出了正负数的乘除法则。负数概念的出现,是对意义相反的量的正确认识,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 负数fushu小于零的实数.中学引入负数是从相反意义的量说起的.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一些同类量具有两种正好相反的实际意义,例如,企业的盈利额和亏损额;外贸的顺差和逆差;行程的向东和向西;零上多少度和零下多少度等等.这样两种实际意义正好相反的量,就叫做相反意义的量.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只用算术数就无法表示出相反的意义,为此,规定其中一种方向的量是正的,在它的量数a前加个“+”号表示成“+ a”,另一种方向的量就规定成负的,在它的量数b前加一个“-”号表示成“-b”.表示正量的数“+a”,通常可只写成a.这里的a,b在讲有理数时是指算术数,而在后来引进无理数之后也就包括了正无理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