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贵族共和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贵族共和制奴隶制国家的一种共和制政体。详见“城邦民主制”。 贵族共和制古代奴隶制国家的一种政体,其特点是国家高级长官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限制,而国家最高权力实际上掌握在由终身任职的贵族组成的元老院一类的机构手里。曾实行于奴隶社会早期的某些城邦国家和较后的个别奴隶制大国,如梭伦改革前的古希腊雅典、古代国家迦太基和公元前510—前27年的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前期是一个城邦,公元前3世纪扩张成为一个奴隶制大国后,贵族共和制发展得更加完备,其中央机关包括元老院、人民大会和执政官等。元老院由贵族和离任的高级长官组成,有权对任何问题提出意见,拥有广泛的立法权和行政权: 指导立法、批准法律、推荐高级长官、决定战争和结盟、管理财政和宗教事务等。人民大会名义上是立法机关,但没有提出立法议案的权力,只能全文通过或否决事先经元老院同意的议案,不能讨论或修改。执政官为最高行政长官,设2名,互有否决权,由人民大会中的百人团会议选举产生,任期一年,负责主持元老院会议并执行其通过的法令,掌管行政,统帅军队。当国家处于非常状态时,元老院从2名执政官中任命1名独裁官,任期一般为半年,在其任期内拥有无限权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