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贾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贾鲁见“水利”中的“贾鲁”。 贾鲁1297—1353字友恒。元河东高平(今属山西)人。他治河,主张疏、浚、塞并举。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决口,十一年河患更甚,他任工部尚书总治河防,四月兴工,疏浚故道,堵塞决口,十一月完工,河道复故。其治河方略见欧阳玄《至正河防记》。参见“历史”中的“贾鲁”。 贾鲁1297~1353元代水利专家。字友恒,河东高平(今山西高平)人。历任监察御史,工部郎中等职。以主持堵塞白茅决口的治河工程而闻名。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曹县白茅决口,泛滥横流达7年。至正十一年(1351年),贾鲁以工部尚书兼总治河防使主持堵口。四月开工,动用民工15万,军队2万,七月即完成浚河140余千米,八月开始放水入故道,九月开始堵口,十月堵口完成,黄河主流复其原道,东南经徐州等地入淮归海。翰林学士欧阳玄撰《至正河防记》,对贾鲁治河的施工技术和过程详加记述。据该书记载,其方针为“疏、浚、塞并举”;主要措施为整治旧河道,疏浚减水;筑塞小口,培修堤防;堵塞黄陵口门,挽河回归故道,这是工程重点。贾鲁创造的用大船装石做成挑水坝(石船堤)、挑溜归入主河槽、减轻决河口门流势等技术,代表了14世纪中国水利科技的成就和水平。 贾鲁元代水利家。字友恒,高平(今微山县西北)人。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金堤决口,五年(1345年),又在济阴(今菏泽)决口,八年(1348年),又在济宁决口。至正十一年(1351年),贾鲁被任河防使。他循行河道,考察地形,往复数千里,把握了水情要害。当年四月开工,七月疏凿成功,八月水归故道,九月舟楫通行,十一月全部竣工。共浚故道280里,凿渠34里,修复决口107处。贾鲁被召还京,拜为荣禄大夫集贤大学士。翰林学士欧阳玄受命制平河碑文,亲访贾鲁,另撰有《至正河防纪》。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