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赏月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赏月

也称迎月。朝鲜族正月十五观赏月亮的风俗。传说,先睹明月者走好运。故人们争先恐后来到东山,点上火把,待到明月升上来时,向明月鞠躬致礼乞求保佑。庄稼人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没有孩子的女人求早日有孕;小伙子求走运,碰上一个称心的好姑娘等。庄稼人赏月还能预侧年景,月色发白雨多,月色发红干旱,月色发昏预示荒年,月色明亮兆丰年。参见“赏月乐”条。

赏月

赏月,其实就是祭月。古代帝王有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载:“天子朝春日,秋夕月。”夕月即拜月。到了魏晋,已有中秋赏月之举。但此时赏月尚未成俗。中秋赏月成为习俗始于唐代,《开元遗事》有“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的记载。赏月最盛时为宋代,《东京梦华录》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代赏月盛况依旧。到了清代,赏月内容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走月亮”习俗,《清嘉录》载:“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走月下,谓走月亮。”
江淮都有赏月之俗,但一般都是先祭月后赏月。
祭月,又称拜月,俗称祥月亮。供桌,大多摆放在庭院中,如濉溪、长丰、固镇、石台等。但也有固定在某一方位的,如东至将香案设在院内篱笆旁,休宁将供桌设在天井旁。供桌上,摆放的祭品有多有少,但一般都有月饼和时令水果,如石榴、柿子、梨、苹果、红菱角、鲜藕、芋艿(俗称毛芋子)、板栗、枣子之类。所放水果的多少,因地理环境、生产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别。除月饼和水果外,有些地方还加有特殊的供品,如休宁、歙县城乡摆上一个大南瓜,长丰放一个大馍,六安供茶水,蒙城供焦馍,天长供鸡头苞(即芡实)、毛豆荚,并有月宫嫦娥像等。祭祀时,固镇、五河是月出鸣炮敬祭,如固镇当月亮一露光,立刻燃放鞭炮,让小孩磕头拜月,巢湖市是月出鸣炮燃香拜月,休宁、蒙城是燃烛焚香叩拜,屯溪是点上红烛,全家跪拜。一般则为焚香拜月,如六安、铜陵、寿县、凤台、长丰等。合肥、天长、五河说祭月是为了避雨雪,当地有“中秋不敬月,出门遭雨雪”之谚。
祭过了月神,才开始真正的赏月。人们一边欣赏似镜的明月,一边品尝祭品,如涡阳、六安、铜陵、东至、休宁、屯溪、巢湖、天长、合肥等皆如是。巢湖人在祭月之后,全家团聚在一起,明月之下,共尝新秋果实,谓分食月。屯溪人在全家赏月时往往围坐一处,一面吃月饼、水果等,一面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等到月过中天,才回屋就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