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连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29 赵连芳1894—1968水稻遗传育种学家。字兰屏。河南省罗山县人。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参加了国民革命战争。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旋赴美国继续学习。1923年获依阿华农工学院学士学位,后转威斯康星大学专攻作物遗传育种,获硕士 (1924年)及博士 (1926年)学位,是年夏去康奈尔大学研究细胞学,并考察了英、法、德、俄等八国的农业情况,后回国。1928—1935年先后在金陵大学、河南大学和中央大学的农学院任教授、系主任等。1935—1949年,曾任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处长、全国稻麦改进所所长。1949年赴台湾,历任台湾省农林处处长,农林部技监,台湾大学教授、系主任等职务。1955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员。1955年受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该组织的稻作专家,被派赴伊拉克协助稻作改良; 并赴泰国、美国考察过农业,还率领访问团访问过中南美洲各国。1962—1964年任多米尼加共和国农业顾问,获该国“大十字最高勋章”奖。赵连芳一生著述很多,早在1921年发表过《中国的御稻》一文。在美国学习期间发表了《水稻连锁遗传的研究》、《水稻糯性因子对孟德尔遗传律之影响》及《水稻的细胞学研究》等论文,是世界上较早研究水稻遗传的学者之一。回国后亦著述颇多,并育成了“中大帽子头”和“中大258”等水稻优良品种,开拓了中国大面积推广改良稻种的先河。在稻种资源的收集和利用、中国稻作区的划分、稻米检定工作等方面亦作出了贡献。赴台湾后发表论文25篇,并著有《现代农业》一书。 赵连芳1894~1968水稻遗传育种学家。河南省罗山县人。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旋赴美国继续学习。1923年获美国衣阿华农工学院学士,后转威斯康星大学专攻作物遗传育种,获硕士及博士学位后,是年夏去康奈尔大学研究细胞学。1928~1935年先后在金陵大学、河南大学和中央大学的农学院任教授、系主任。1935~1949年曾任南京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处长、全国稻麦改进所技正兼稻作组主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稻作系主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所长。1949年赴台湾,历任台湾省农林处处长、农林部技监、台湾大学教授、系主任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员。发表论文30余篇,并著有《现代农业》一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