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蹋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蹋鞠汉代宫廷的一种军事杂耍戏乐。相传为黄帝所创。“黄帝令作蹴鞠之戏,以练武士” (《轩辕黄帝传》)。刘向《别录》: “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蹋” 即踏、蹴,用脚踢的意思; “鞠” 即古代的足球,也称“毬”。“以韦 (熟皮) 为之,实心物,蹴蹋之以为戏,蹴蹋,陈力之事,故附于兵法焉。”通过蹋鞠以增强体质适应军事的需要。秦统一后,由于采取了焚书坑儒、销毁兵器的政策,蹋鞠一度低落。汉时,由于军制的演变,步兵大增,统治者为了强兵,把蹋鞠活动同军事训练结合了起来,成为锻炼士兵的体质、技能和意志的手段。据说汉高祖刘邦非常喜欢蹋鞠活动,曾在宫苑里建造了一个宏大的“鞠城”,作为御林军举行蹋鞠比赛和定期检阅军队的场所。 蹋鞠即“蹴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