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等教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等教育Zhongdeng jiaoyu

在初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学校教育。按受教育对象划分,它包括成人中等教育和少年儿童中等教育;按教育内容划分,它包括中等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按程度和阶段划分,又分为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近代出现较早的中等教育形式有16世纪西方各国创立的文科中学以及18世纪初出现的实科中学。到19世纪后,中等教育开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出现公立性质的中等学校,以后逐步被各国扩展为义务教育的第二阶段。同时,中等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也开始得到发展。我国近代的中等教育制度始建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在《奏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规定开设衔接小学堂和大学堂的中学堂。1902年,中等教育开始分带专业教育性质的实业科。1922年中华民国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令》中,规定中学分为初高两级,学制共6年,并设农、工、商、师范等中等专业教育。我国现行中等教育机构有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等。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2—4年。中等专业学校包括工、农、交通、技术、卫生、师范、财经和服务等类别。世界各国中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是延长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教育年限。在教育内容上力求与小学和大学阶段更紧密衔接,越来越注意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在办学形式上,更加多样化,更加注意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

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

建立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的中等普通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中等技术人才和劳动后备力量。近代中等教育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中国近代中等教育体制确立于1902年(光绪28年),规定在《钦定学堂章程》中。根据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实施机构为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等。

中等教育

在初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中等普通与专业教育。其机构是各类中等学校,其中包括: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学校、业余学校等。任务是为高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及为社会培养各种中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动后备力量。普通中学为中等教育主要部分,对学生实施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近代中等教育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中国中等教育体制始于1902年清政府拟定的 《钦定学堂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中等教育有了飞跃的发展,实施包括中等教育在内的9年制义务教育。中等学校办学和教学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本国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国家的发展。

中等教育

在初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中等普通与专业教育。其机构是各类中等学校,其中包括: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学校、业余学校等。任务是为高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及为社会培养各种中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动后备力量。普通中学为中等教育主要部分,对学生实施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近代中等教育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中国中等教育体制始于1902年清政府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中等教育有了飞跃的发展,实施包括中等教育在内的9年制义务教育。中等学校办学和教学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本国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国家的发展。

中等教育

教育系统中介于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第二级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进行中等教育改革。德国约有80%的青少年(16~19岁)接受各种形式的免费义务职业教育。日本的中等教育结构中,单一型的普通高中只占42%,其余为职业高中或综合型高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是发展的趋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