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辘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辘轳

井上汲水的提升工具。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井,别作桔槔、辘轳。”用一轮轴,其上缠绳,握把转动,即可用挂在绳上的桶提水,筐提物。现代仍有使用者。

070 辘轳

辘轳也是井灌的提水工具。《齐民要术·种葵》中曾经谈到农地中井的布局问题,在提水工具中既有桔槔,又有辘轳。浅井用桔槔,深井用辘轳。


084 辘轳

古代的起重机械。常用于井中汲水和由竖井中提升矿石。我国春秋时已有应用。其构造元王桢《农书》卷18叙之颇详:“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毂,其顶嵌以曲木,人乃用手掉转,缠绠于毂,引取汲器;或用双绠而逆顺交转。”至今广大农村仍广泛应用。

辘轳winch

古代提取井水灌溉农田的机械。汉代王褒《僮约》有“削治鹿盧”句,鹿盧即辘轳。山东汉墓画像石中有辘轳提水图,说明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发明。辘轳一直为后代所沿用。如《齐民要术》:“井别作桔槔、辘轳。井深用辘轳,井浅用桔槔。”唐宋时,辘轳使用已相当普遍。辘轳本来只系一汲器,后来发展为在同一辘轳上装上两条绳子,向相反方向缠绕,下端各系一个汲器,称为双辘轳。这种双辘轳始于何时尚不清楚,至少在宋代当已出现,王祯《农书》对辘轳记载颇详:“辘轳,缠绠械也。……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毂,其顶嵌以曲木,人乃用手掉转,缠绠於毂,引取汲器。或用双绠而逆顺交转所悬之器,虚者下,盈者上,更相上下,次第不辍,见功甚速。凡汲于井上,取其俯仰则桔槔,取其圆转则辘轳,皆汲水械也。然桔槔绠短而汲浅,独辘轳深浅俱适其宜也。”直到今天,南方井水较浅,故多用桔槔,北方井深,则多用辘轳。

辘轳

又称“陶车”。一种由一水平转盘和转轴所构成的陶瓷制品成形机械。

辘轳windlass,winch

用于井灌的提水工具。王祯《农书·农器图谱》:“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毂,其顶嵌以曲木,人乃用手掉转,缠绠于毂,引取汲器。”另有双辘轳,即在同一长筒上按不同方向绕两条绳索,下端各系一水桶。因此不论朝哪个方向旋转同时都各有一水桶或升或降,使提水工效提高一倍。

辘轳

古代的起重机械,一种绞车。常用于从井中汲水,民间至今还在使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前221)已用于从竖井中提升铜矿石。1974年在湖北铜绿山春秋战国时的古铜矿遗址发掘中发现木刻辘轳轴两根,其中一根全长2500 mm,直径260 mm。起重辘轳最早记载于南朝宋(420~479)刘义庆著《世说新语》,书中记述了三国魏明帝(227~239)时利用辘轳使人能在离地25丈(南朝时1尺≈24.5 cm,故25丈约为61.3 m)的匾上写字。井辘轳应用的最早记载见于南唐李(916~961)《应天长》词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