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辞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52 辞源1915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型词书。陆尔奎、方毅等历时8年编成。1931年12月出续编,1939年6月出版正续编合订本。全书共收单字13000多个,词目包括成语典故、典章制度、地名、人名、名著以及翻译名词、科学用语等共10万多条。本书以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现代辞书的特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结合书证,重在溯源,成为一部大型综合性词典。全书按单字部首排列,共分为214部。每个单字后,列这个字开头的词。对每个单字,先用反切注音,有的还加直音; 并标明每个字所属的韵部,以 《集韵》为标准;然后再分条释义,举出书证,加以证释。1958年开始对本书进行修订,删去原有的自然科学和现代社会科学方面的词条,订正原书的某些错误。成为专供阅读一般古籍的大型专业辞书。修订稿第一册于1964年出版。1976年又由广东、广西、湖南、河南4省 (区) 和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协作共同修订。修订本分4册,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本书所收单字仍按部首排列,还附有四角号码索引,以便查找。单字下注出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并加注《广韵》反切,释义也比较简明精当。而且特别注意语词的来源出处和在使用过程中的发展演变。书证一律标明作者的时代、篇目和卷次。有的词目还略举参考书目,这是旧版《辞源》所不具备的。收词一般止于鸦片战争(1840),增补了一些常见的词目。1990年出版修订两卷本。 《辞源》ciyuan一部大型的为阅读古籍用的古汉语辞书。《辞源》最初由陆尔奎、傅运森、方毅等人编撰,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正编,1931年又出版了续编,1939年又出版了正续编合订本,1949年又出版了简编本(不大通行)。《辞源》在旧的字书、韵书、类书的基础上,吸收了近代国外辞书的成果,是我国第一部较大型的百科性词典。收单字10000多个,词目达10万条,该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其中有成语典故、名物制度、人名、地名、科学用语、翻译名词等。它的体例是以字带词,先注音,后解释词义,再指明出处。注音用反切和直音两种,并标明每个字所属的韵部。词目的排列,先按字数多少,同字数的再按词语第二个字笔画多少为序。 《辞源》Ciyuan近代出书最早的一部以语词为主、兼容百科常识的综合性大词典。始编于1908年,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以5种版式出版,参加编辑的有方毅、陆尔奎、傅运森等50多人。本书采用部首编排法,分为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收单字约1万个,词目10万余条。除一般词汇外,还包括成语、名物掌故、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技艺、星相医卜及动植物方面的资料,集古代字书、韵书、类书为一体,开创了新的体例及规模。在编排上,以单字为字头,每字注反切,并标声调,然后释义,并引书证,有的还加上按语,对一般知识性的词条如名物典章制度、人名地名等,还以综合方式说明内容、源流、变革、经历等。1958年开始对《辞源》进行修订,196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第一分册。1976年在国家统一规划下,由广东、广西、河南、湖南四省(区)协作担任《辞源》的修订工作,商务印书馆于1979—1983年陆续出齐,共4册。修订后的《辞源》,收单字12 890个,复词84 134条,共计97 024条。根据分工,它删去了旧《辞源》中的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的条目;并删去少数不成词或过于冷僻的词目;增补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古汉语词目。《辞源》修订为一部古汉语专用辞典,是阅读古籍的必备工具书,也是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本书在排列上仍按旧的214个部首。因为是读古书用,所以仍用繁体字。单字下的注音用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再加注《广韵》的反切,并标出声纽。《广韵》未收的字,采用《集韵》或其它韵书、字书的反切。本书在释义上力求简明,并注意语词的来源和使用过程中的发展演变。对书证都作了复核,并标明作者、篇目和卷次。在有些条目下还略举参考书目。经过反复修订以后的《辞源》,在收词、注音、释义和体例各方面,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使我国的工具书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如释词还有不统一的地方:“广乐”、“钧天广乐”两条都引《史记·扁鹊传》中的同一段话作为书证,前者释“广乐”为“传说天上的一种乐曲”,后者释为“广大之乐”,宜统一。其他也还有一些互见不见、校勘等问题, 使用时也应注意。 辞源陆尔奎等编,商务印书馆1915年出版。上下两册,1432页。甲、乙、丙3种,1915年出1版1927年第6版,16开;丁种,1915年1版,1935年第20版,32开;戊种,1915年1版,1935年第25版,50开。此书以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采用现代辞书的编撰方法,主要收录单字、复词、成语、熟语,兼收古籍中常见的典故术语,以及多类知识性百科名词,共收单字13000多个,复词10万余条。单字按《康熙字典》214部首排列。字头后排以该字为首字的复词,按字数多少排列,字头据《音韵阐微》的反切注音,有的附汉字直音,并标出《诗韵》韵目。书证仅注书名,不标篇名或卷数。此书是我国第一部规模较大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综合性词典。 辞源正续编合订本方毅等编,商务印书馆1939年长沙1版。1947年第15版。28开,共1959页。正续编合订时,又进行单字增补,文字勘误,辞句校订等。书前有部首索引、笔画检字表;书末附四角号码检字和世界大事年表、本国商埠表、中外度量衡币表等。 辞源改编本商务印书馆编审部编,商务印书馆1950年出版。16开,1174页。将《辞源》正续编删繁就简,增入新词,并订正旧本。 辞源修订本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16开。修订本根据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的分工原则,修订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删去旧《辞源》中的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词语。收词下限一般止于鸦片战争(1840年)。全书收单字12890个,复词84134条,共97024条。单字下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并加注《广韵》等的反切,标出声纽。释义注意语源和发展演变。书证均标明作者、书名、篇目和卷次。有的词目附有参阅书目。单字按旧《辞源》部首排列,同部首字按照笔画笔形排列。全书分4册出版。各册末附本册四角号码索引。第四卷末附全书单字汉语拼音索引、繁简体字对照表和历代建元表。 辞源合订本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出版。16开,1970页。(内容介绍见本书“正编”。) 辞源辞典。❶旧《辞源》。陆尔奎等1908年编纂。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为中国现代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辞典。1931年出版续编,1939年出版正、续编合订本,1949年出版简编本。 辞源综合性语文辞书。初版于1915年,由陆尔逵等几十人参与编纂,商务印书馆出版。1931年出版续编,1939年出版正续编合订本,1949年出版简编本,1950年又出版了修订本,统称“旧《辞源》”。旧《辞源》不收录当时的一般语文词汇,而且广泛收录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技术以及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百科词汇,因此,它是当时“古今皆收”的一部综合性辞书。新《辞源》从1958年开始修订,1979年,修订本的第1分册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至1983年,修订本的4个分册全部出齐。这个修订本一般称为“新《辞源》”。“新《辞源》”删去了有关近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技术等方面的词语,收词范围一般到鸦片战争时期(1840年)为止。这样《辞源》(修订本)便成为检查阅读古籍时,有关词语、典故及有关的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的大型辞书,成为专门的古汉语词典。《辞源》(修订本)基本继承了旧《辞源》的一些突出特点,主要是以词语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结合书证,重在溯源。所收词汇以古汉语中的一般语文词汇为主,兼收人名、地名、书名、文物典章制度等古汉语中的“百科”词汇。所收词语,仍然强调常见、实用,避免收录非词或过分冷僻的词目。全书共收单字12890个,词语84134条。编排方法与解释字词的体例与《辞海》略同,如“以字带词”,正文单字以部首归并集中,“分条释义”,列举书证等。二者所不同的是,《辞源》的注音比《辞海》的复杂,不仅注出字的汉语拼音及注音字母,还注出了该字在《广韵》中的反切、声调、韵部和声纽。如《广韵》中不收此字,则采用《集韵》或其它韵书、字书中的反切。《辞源》(修订本)的检索途径也是比较完备的。每一分册前附有本册部首目录和难检字表,后面附有本册所收字词的四角号码索引,这样既可以从字的四角号码查找字词,也可以从部首查找字词。如部首不易确定,还可以从字的笔画入手利用难字查找该字的出处。另外,在每册前有1—4册部首总目录,在第四分册后还附有汉语拼音总索引可供使用。 辞源广东、广西、湖南、河南本书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商务印书馆1979年至1983年出版修订本。4册。系据旧本《辞源》进行全面修订、改编而成。删去旧《辞源》中的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技术词语,以及少数不成词或过于冷僻的词目。收词范围一般止于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全书收单字12890个,复词84134条。用繁体字排列正文。单字用《康熙字典》部首编排,单字所系复词以笔画为序。单字之下,用汉语拼音字母、注音字母注音,并加注《广韵》反切,标出声纽;释文注重语词来源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发展演变;对所引书证,均标注作者、篇目、卷次。每册书前设“部首目录”和“难检字表”,末附“四角号码索引”。全书书末附“单字汉语拼音索引”、“繁简字对照表”等多种附录。 《辞源》中国出版的第1部较大型的百科性辞书,主要为阅读古籍使用。始编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成书于1915年。1931年出版续编。收字1万多,词目10万余条。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术语;注重探求词义来源。先后印行400多万部。1939年正续编合为一册印行。1958年《辞源》开始修订,专门编为古汉语词典,以与《辞海》分工。1964年出版修订稿第1分册。1976年,由广东、广西、湖南、河南四省区辞源修订组和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合编,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任总纂,于1979年至1983年出齐四册,1988年出版四册缩印合订本。新版《辞源》收词一般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删去旧版中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词语,增补了古籍中的常见词。全书收单字12890个,复词84134条,总字数1200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