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辽三陵兽面瓦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辽三陵兽面瓦当辽代浮雕。1932年发现于内蒙古巴林左旗白塔子之北的瓦尔芒哈。“瓦尔芒哈”汉意为“瓦的沙丘”,辽代圣宗、兴宗、道宗三帝均建陵于该地,为辽三陵遗址,地面散于大量残砖断瓦,故称之为瓦尔芒哈。三座陵墓均发掘出挂釉彩和不挂释彩兽面瓦当十余种,皆为圆形。圆面正中为一兽面,造型虽各异,但基本可分为野猪面和鹿面两类,抓住动物的眼、口、耳、角各部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结构巧妙,装饰性强,具有威赫雄猛的特点。风格迥异于中原地区瓦当浮雕,表现了与契丹族牧猎生活密切相连的文化特征。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