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辽国国朝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辽国国朝服辽国皇帝及百官穿用本族(契丹)朝服称国朝服。《辽史·仪卫志》: “于是定衣冠之制,北班国制,南班汉制,各从其便焉。详国服以著厥始云。……朝服: 太祖丙寅岁 (公元906年) 即皇帝位,朝服衷甲,以备非常。其后行瑟瑟礼、大射柳,即此服。圣宗统和元年 (公元983年) 册承天皇太后,给三品以上用汉法服,三品以下用大射柳之服。皇帝服实里薛衮冠,络缝红袍,垂饰犀玉带错,络缝靴,谓之国服衮冕。太宗更以锦袍、金带。臣僚戴毡冠,金花为饰,或加珠玉翠毛,额后垂金花,织成夹带,中貯发一总。或纱冠,制如乌纱帽, 无簷, 不双耳。 额前缀金花, 上结紫带,末缀珠。 服紫窄袍, 系䩞鞢带, 以黄红色绦裹革为之,用金玉、水晶、靛石缀饰,谓之 ‘盘柴’。太宗更以锦袍、金带。会同元年 (公元938年) 群臣年高有爵秩者,皆赐之。”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