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辽阳汉壁画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辽阳汉壁画墓东汉末年和汉魏之际的石室壁画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辽阳市北郊的太子河两岸。二十世纪初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发掘多座。属于东汉末的有北园墓,棒台子一号墓,三道壕车骑墓,旧城东门里墓等。墓主均为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政权的上层人物。1961年国务院将这片墓地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全部用石板构筑。大型墓都由前室、后室回廊、左右耳室和数目不等的回廊中的小室组成,全墓平面略呈方形,长、宽均在7米左右。小型墓由前、后室和左、右耳室组成,长宽一般在4—5米左右。各墓随葬品早年多已被盗一空。墓内的壁画直接绘在墓室石壁上,内容以表现墓主经历和生活题材为主。分布规律是: 墓门两侧为门卒和门犬; 前室多绘场面巨大的百戏和乐舞;后室和回廊绘墓主车骑出行图,大型墓出行图中往往有黄门鼓吹;后回廊一般绘乐舞百戏、厅阙,宅院以及属吏; 耳室和小室则绘墓主宴钦和庖厨;各室顶部绘流云。壁画构图严谨,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在艺术上达到了东汉晚期中原地区墓室壁画的同等水平。这些墓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末辽东地区,在中原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经营下,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相对稳定和发展。 辽阳汉壁画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