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达努节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达努节

也称“瑶年”、“盘古王节”、“ 二九节”、“祖娘节”等,是桂西瑶族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于夏历五月二十九日举行。对其起源的说法不一,一说密洛陀创世以后,九个儿子下山谋生,最小的两个上山种小米、芝麻,因鼠害太多,没有收成,密洛陀赠猫捉鼠保护庄稼,所以丰收后过节纪念。另说妮罗沙每逢节日前后,要从天庭下凡巡视子孙猪栏,所以要修整猪栏,祈求六畜兴旺。又说盘古王在此日出外狩猎,被野羊撞落山崖挂于樟树身死,其子合力追逐野羊报仇,以榨树蒙羊皮制鼓敲打悼念。每年庆祝节日,瑶族人穿着节日盛装,佩带银首饰,携酒食赴预定地点聚餐,并跳铜鼓舞、点冲天炮、对唱山歌、吹奏唢呐、表演武术来欢度节日。


达努节

达努节称祖娘节或瑶年,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是当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由于居住地区不同。各地习俗和谷物成熟日期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节日周期,并非一年一度,有的地区2-3年过一次,有的地区3-5过一次,有的地区12-13年才过一次。瑶族人民十分重视欢度这个节日。节日前,家家户户,村村寨寨都要打扫卫生,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杀猪宰鸭,酿米酒,做糯米粑粑,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节日的广场上,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有歌舞、武术。球赛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瑶族人民的铜鼓舞。

306 达努节

瑶族的传统节日,指阴历五月二十九日,又称二九节、祖娘节、瑶年、盘古王节。“达努”为瑶语,意谓“不要忘记”。达努节不是每年都过,而是一、二年或三、五年,甚或十二年才过一次。节期,家家用四两麻祭祀祖先,男女老少着盛装,携带着美酒佳肴,赶到预定场所会餐,跳铜鼓舞、放冲天炮、跳兴郎铁玖舞……入夜,燃起火把、灯笼,纵情歌舞,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定情,老年人唱醉酒歌,夜深始散。据传说,瑶族是由祖娘密洛陀的三个女儿(或云一子一女)传下来的,后人为纪念祖娘而以密洛陀的生日为节。

达努节

瑶族传统节日。又称“祝著节”、“祖娘节”、“瑶节”、“二九节”。流行于广西都安、巴马两个瑶族自治县和马山、隆安、平果等县瑶族地区。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举行。“达努”为瑶语音译,意为“不要忘记”,是瑶族人民纪念创世祖先密洛陀的节日。传说远古时候有位名叫密洛陀的姑娘,为瑶家解百难、造万物。后与布陀西结婚,生了三个孩子。孩子长大后密洛陀教育他们自谋生路。老大扛着犁耙到平原耕种;老二扛着锄头到坡岭去种五谷;老三到深山老林去垦荒种地。老大老二生活过得很好,老三虽勤劳耕作,但是鸟兽常毁坏庄稼,因而过得很艰难。密洛陀得知情况后,送给老三一只铜鼓和一只猫,让他用铜鼓惊走鸟兽,用猫对付山鼠,结果日子也富裕起来。为了报答祖娘的恩情,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时,人们便身着盛装,带上丰富的食品,集合于林寨节日活动场,一起耍歌堂、跳铜鼓舞、赛画眉鸟、点冲天炮、吹唢呐,纪念祖娘,欢庆丰收。

达努节

亦称“瑶年”、“盘古王节”、“二九节”,“祖娘节”等。广西西部瑶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于夏历五月廿九举行。起源有不同传说,一说*密洛陀创世以后,九个儿子下山谋生,最小的两个上山种小米、芝麻,因鼠害太多, 没有收成,密洛陀赠猫捉鼠,保护庄稼, 所以丰收后过节纪念。另说妮罗沙每逢节日前后, 要从天廷下凡巡视子孙猪栏, 所以要修整猪栏,祈求六畜兴旺。又说盘古王在此日出外打猪, 被野羊撞落山崖挂于梓树身死,其子合力追逐野羊报仇,以梓树蒙羊皮制鼓敲打悼念。每年或隔数年举行一次。是日瑶族人民身穿节日盛装,携酒食赴预定地点聚餐,并有跳铜鼓舞、点冲天炮、对唱山歌、吹奏唢呐、表演武术等活动。

达努节

瑶族传统节日。又称“祖娘节”、“二九节”和“瑶年”。时在农历二月二十九日。过节的周期不一定每年一度,而是根据当地习俗、谷物收成、经济状况和人畜安康的情况而定。或一两年,或三五年,有时甚至12年才过一次。相传上古时祖娘密洛陀,派3个女儿到人间,大女儿扛犁耙到平原耕地,二女儿担书求学,三女儿到山地开荒。密洛陀将珍藏的铜鼓传给三女儿,帮助她战胜鸟害。从此三女儿在山区生活,繁衍后代,成为现在的瑶族。为纪念祖娘密洛陀,瑶人定其生日为节。届时,家家杀猪宰羊,以四两麻祭祀祖娘,男女老少盛装,自带食物聚餐饮宴,进行跳铜鼓舞、捉迷藏、点冲天炮等娱乐活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