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迁海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迁海令

清政府为了防止内地人民对郑成功联系和支持,于顺治十八年 (1661年) 勒令江浙、福建、山东、广东等省的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并尽烧沿海民居和船只,不准片板下海。“凡三迁而界始定”,且“迁海”过程中,堕城郭、烧庐舍,“老弱转死沟壑,少壮流离四方”(王沄《漫游记略》卷三),给东南沿海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后,禁令渐宽,到康熙二十年 (1681年) 始完全撤消。

迁海令

清初为防止大陆人民与台湾郑成功联系,强迫东南沿海居民内迁的命令。始行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规定内迁30至50里,尽烧其房屋船只,不准片板入海,越界者立斩。使沿海人民无家可归,引起激烈反抗。至康熙二十年(1687年)不得不废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