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过度理由效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过度理由效应guodu liyou xiaoying指当原初自己有内在兴趣的活动得到奖励时,一旦这种外加的奖励取消,人们对这种活动的兴趣会下降,从而减少乃至中止从事这项活动的现象。也就是说,人们原来从事某项活动是出于自己对这项活动具有的兴趣。这时理由是充分的,与活动的投入也是相对应的。而当这种活动受到外加的奖励时,这种外加的奖励就成了活动的过度理由。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证实(参见“认知不协调理论”条目),人们在心理上需要维持认知的平衡,需要解释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因此,过度理由会通过人们的心理平衡机制逐步转化成正常理由。这样,当人们原来由于内在兴趣推动的活动受到外在奖励时,原来的内在理由就会逐步为外在理由取代,致使人们逐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这项活动,目的在于赢得外在奖励,而不是由于自身对它有内在的兴趣。至此,原来是自我享受的游戏性的活动就转化为工作性的负担。所以,一旦外在奖励取消,就意味着活动的理由也随之消失,此时,人们就没有理由继续从事这项活动了。大量的心理研究证实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