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过百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过百岁生辰习俗。亦称“试晬”“捉晬”“抓周”。先设“晬盘”,内盛糕点、果品、文房四宝、玩具刀尺、秤剪算盘等物品,置于席上,给小孩穿上新衣后,让其坐在当中,任他伸手去抓,以试其志向,谓之“试晬”。试盘内盛象征士、农、工、商的东西,如一本书或一支笔代表士,一条鞭子代表农,一把尺子代表工,一把算盘代表商。试晬之俗,虽属占卜一类,但反映出家长及长辈望子成龙的心情,寄寓了父母对子女前程的厚望。 过百岁诞育礼俗。旧时,婴儿出生100天,家中招待亲友,祈愿孩子长命百岁。也叫过百日、过百晌、过百晬。流传山东等地。《莱阳县志》:“小儿出生至百日,蒸枣馒头百个,谓之过百岁。”《临朐县志》:“全家吃面条,还把面条倒在吃水井内,叫做‘百岁汤、吃满庄’。”临沂一带盛行包饺子99个。外祖母与至亲等来贺,赠婴儿衣裤鞋,帽、糕点、脖锁等,皆冠以“百天”、“百岁”。莱西送百日礼,要有一对细面做的小老虎。有的地区一百岁糕插枣,送男100块,送女99;主家将糕分送邻舍,为吉利。胶东和鲁南地区有请家中长者抱婴走百步和过百家之俗。有的地方过百岁时让婴儿背靠柳树坐在斗上,谓之“靠着柳、坐着斗,小孩活到九十九。”现给婴儿拍百岁照片的做法已流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