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运动与年龄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运动与年龄

人体各组织、器官在结构和机能上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因此,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其运动能力是不同的。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运动能力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是相平行的。儿童在1~10岁期间,神经系统发育很快,肌肉活动的神经支配日趋完善。因此,儿童能掌握跑、跳、投掷、攀登、腾越等简单运动技能。此外,在这一时期,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好,关节灵活,肢体比较柔韧,所以,凡对速度、灵敏和柔韧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如短跑、游泳、体操、乒乓球、足球等),可适当地提早进行锻炼。然而,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其骨骼硬度小,而韧性和弹性大,故承受压力和拉力的能力弱,在外力作用下易弯曲变形。此外,肌肉力量小、心肺功能差也是其重要特点,这就决定了儿童的力量、速度和耐力都比较差。在发展力量时,应以抗体重的练习为主,不宜进行过重的负重锻炼,尽可能少做憋气的力量练习;在系统锻炼中,应以全面锻炼为主。每次锻炼时,运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练习手段要多样化,防止局部负担过重。
女子从12岁、男子从14岁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在青春发育期内,人体出现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骨骼、肌肉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生长发育加速,其机能水平达成人的70~80%。但由于内分泌腺机能不稳定,运动能力也发生波动,有些人的运动能力可能暂时下降,到14~17岁又回升。在这一时期,速度、力量和耐力增长较快,特别是在后期,应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逐渐进行较大负荷的力量和耐力练习。女子17~23岁、男子18~24岁身体发育达到成熟阶段,其运动能力也达到最高水平。从自然成长方面看,男子在25岁、女子在20岁,力量到最大值,以后随年龄增长,每年递减1%;速度在19、20岁时达到最高水平,20岁以后开始下降;耐力在16、17岁时增长最快,26、27岁达到最高水平,30岁左右开始下降;灵敏在13、14岁提高得最显著;柔韧性则相反,年龄越小越好。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上述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锻炼方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