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近代体育场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近代体育场地

近代开展体育运动用的专门场地。四川宋代有用于卖艺、打擂的 “瓦舍”,明、清时民间艺人常在现都江堰市二王庙庙会期间于庙前空地跑马卖艺。清乾隆年间各地修建有较场、箭道及考棚等场地,据部分县志载,简阳、峨眉、乐山、荣县、万县等46县就建有各类练武场近100个。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体育场所。西方体育传入后,才出现专门的体育场所。19世纪90年代,重庆的教会学校中出现最早的体育场馆。辛亥革命前,成、渝两地基督教青年会修建了比较正规的足球场、网球场和棒球场等运动场。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四川的体育场、馆主要集中在各大、中学校,特别是体育学校 (系、科) 中。1905年,张澜在南充省立高等小学堂、朱德在仪陇县立小学从教时,也修建运动场。四川修建公共体育场始于1912年。当时修少城公园 (现人民公园),内辟体操场,1923年扩修为有田径场、足球场的公共体育场,相继又配建篮球场、排球场、射箭场等,1949年前是成都体育活动中心。抗战期间,在成、渝等地建成一些公共体育场所,如成都南虹游泳池 (1936年)、重庆夫子池体育场 (1938年)、重庆大田湾跳伞塔 (1942年)、北碚滑翔机场(1942年)、重庆复兴关“陪都”体育场 (1944年)等。成、渝等地的大型民众体育活动,大多在这些运动场上举行。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四川省有体育场地469个,居全国第三位,但无一个正规体育场、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