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选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选举

旧方志门目。用以记载封建时代科举中试者。明詹荣《山海关志》、清贾汉复《河南通志》和李鸿章主修《畿辅通志》均设有此目。有的志书,如明陆应阳《重修象山县志》、清谢启昆《广西通志》则设“选举表”。


选举

选民或代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的原则、程序和自己的意志,推举一定公民担任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

选举

唐代以后选拔任用官员制度的概称。举和选在唐代有着严格区分,举指科举,又称“贡举”,为一般读书人获得出身即任官资格的考试;选指铨选,是有出身人获得职事官及任满停职官员重新获得官职的考试。科举一般又称为选士,铨选则称为选官。

选举Elections

19世纪70年代,最早的有关联邦选举的法规生效,奠定了目前选举制度的基础,成为加拿大政治、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联邦法律,有下列情况发生时须进行联邦大选:本届众议院任期已满,联邦政府换届,联邦总理要求解散议会,众议院对联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等,联邦总理的更换也可能导致大选。联邦选举建立在政党政治的基础上,参加选举的候选人一般由政党提名。独立候选人很难有机会当选。在竞选中,政党从自身利益出发,组织竞选机构,拟定竞选纲领,筹措竞选经费,开展竞选活动。1974年8月生效的《选举经费条例》限定了竞选经费,以防止政党在竞选中利用金钱优势施加不公正的影响;同时规定候选人只要在本地区的投票中获得15%以上的选票,就有权要求补偿部分所支出的竞选经费。各政党的基本竞选纲领无重大区别,赞成保留君主、议会、政党制度和自由选举,允诺改善社会福利,保证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并存等。在一些根本性的敏感问题上,诸如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君主制与共和制、民族政治与权力集中则采取回避态度,避免走极端路线。由于现代传媒工具的广泛影响,候选人的个人形象和魅力已成为竞选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选举结果出现的不平衡性既有传统的、历史的、文化的影响,也与实行一个选区一名当选人的选举制度有关;加之各省在众议院的名额分配上存在差别以及竞选宣传的影响,都可导致这种不平衡。

选举Voting

指投票选举政府官员。在美国,选举资格由州议会制定。各州共制定了约50条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如定居时间、登记注册、年龄、文化程度、犯重罪服刑、精神不正常、接受贫穷救济、渎职、未交人头税等。平均每州有6—7条限制。美国有选举资格的约有9500万人,1940年仅有4960万人参加投票,1944年仅有4760万人参加投票,1948年仅有4860万人参加投票。对政治不感兴趣、疾病、出国、对两党制不予信任和第三党的力量薄弱等因素使参加投票的人数下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