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逊志斋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逊志斋集诗文集。 明方孝孺(1357—1402)撰。二十四卷。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浙江宁海人。从学宋濂,工文章,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名其庐曰“正学”,学者称“正学先生”。洪武间除汉中府教授,建文时为侍讲学士,后因不为成祖起草登极诏书被杀,诛连九族并其学生为“十族”,死者达八百七十余人。死后六十年,宁海赵学谕始得其散落诗文三百十四篇付梓于蜀。又二十年,黄孔昭、谢铎遍辑四方所藏,得四十卷付梓于宁海。又四十年,顾璘守台州梓于郡。此本为嘉靖间范惟一重编,王可大校刊,参酌三本,广罗遗佚,收集颇为完备,并收有存疑之作数篇。其文章纵横豪放,颇出入于东坡、龙川之间。世人多崇尚其气节,称其可“贯金石,动天地”,《四库全书总目》谓“斯集固悬诸日月,不可磨灭之书也”。有明嘉靖四十年(1561)刻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又有商务印书馆排印本,收入《国学基本丛书》。 逊志斋集明代方孝孺著。原本30卷,拾遗10卷。黄孔昭、谢铎编。正德中顾璘合并为24卷重刊。伦理思想主要在《杂诫》、 《幼仪》、《杂著》、《宗仪》、《深虑论》等篇中。多为阐发修身养性、正心悟道之旨。内容涉及学习、家教、治国等方面。今有《四部丛刊》本。 《逊志斋集》24卷。收诗歌和散文。其文师从宋濂,纵横豪放,词锋锐利,自成一家,是明代散文大家。有《四库全书》本。 《逊志斋集》24卷,附录1卷。《四部丛刊》本。 逊志斋集二十四卷。明方孝儒 (1357—1402)撰。方孝儒,字希直,又字希吉,浙江宁海人。人称正学先生。宋濂弟子,惠帝时任侍讲学士。燕王(即成祖)兵入京师 (今江苏南京)后,他以不肯为成祖起草登报诏书,被杀,凡灭十族(九族及方的学生),死者达八百七十余人。著有《杂诫》。是集凡二十四卷。其中杂著八卷,书三卷,序三卷,记三卷,题跋一卷,赞一卷,祭文、诔、哀辞一卷,行状、传一卷,碑、表、志一卷,古体诗一卷,近体诗一卷。方孝儒死后,文禁甚严。其门人王稔藏其遗稿,于宣德后稍始传播。故原本阙文脱简颇多。此本并为二十四卷,乃正德中顾璘守台州时所重刊。方孝儒学术醇正,文章亦纵横豪放,颇出入于东坡、龙川之间。其为文敢于抒发己见,立论大胆。故郑瑷《井观琐言》称“其志高气锐,而词锋浩然,足以发之。”如《里社祈晴文》讽刺了人间的官吏,认为水灾虽无情,但“吏贪肆而昏冥,视民之穷而不恤,民以其不足罪,固莫之罪也。”语言犀利而富于个性。其文还善于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使笔锋纵横驰骋,颇具活力。其诗略近于文,但成就却次之。都穆《南濠诗话》称: “《方正学先生集》,传之天下,人人知爱诵之。但其中多杂以他人之诗。”因此种作法古已有之,故不足为怪,而附存都穆之说以备考。是集被收入 《四库全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