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逍遥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逍遥散和解剂之一。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45克、当归45克、白芍药45克、白术45克、茯苓45克、甘草(炙)20克、生姜(煨)15克、薄荷10克。为末, 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 或水煎灌服。马、牛200~250克; 猪、羊60~80克。功能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主治肝郁血虚。证见神少力乏、口干食少, 或见寒热往来、舌淡红、脉弦而虚者可用。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开通郁之气, 当归、白芍补血和营以养肝, 三药同用以补肝体而和肝用; 白术、茯苓、甘草健脾补中, 以培土荣木; 薄荷、生姜助全方疏肝理脾。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 血虚得养, 脾虚得补, 则诸证自愈。 逍遥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和剂局方》。药物组成:柴胡、当归、白芍、薄荷、白术、茯苓、煨姜、甘草。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胁痛胀满、嗳气食少、目眩头痛、乳房胀痛结块、月经不调,以及视物昏蒙、视觉障碍等内眼病。亦可用于绝经期前后诸证。备注:本方已制成丸剂,称逍遥丸。又,本方加丹皮、栀子,名加味逍遥散,疏肝健脾,和血调经,治肝郁化火,血虚脾弱之烦躁易怒、自汗盗汗,月经不调、少腹作痛,或小腹胀坠、小便涩痛。本方加生地(或熟地),名黑逍遥散,疏肝健脾、养血调经,治临经腹痛。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主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症见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本方加丹皮、栀子,名“加味逍遥丸”,主治肝郁血虚,化火生热,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及血虚有热之月经不调。为常用中成药。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30克当归30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甘草15克组成。原方上为粗末,每服6~9克,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薄荷少许,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定用量,作汤剂服。亦可为丸剂,每日二次,每次6~9克。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功。主治肝郁血虚,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若肝血不足,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晕头痛,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作痛,或小腹胀坠,小便涩痛,或心悸失眠者,为血虚肝郁化热之故,可以本方加丹皮、栀子各3克,名“加味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近代,多以本方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每取良效。 ![]() 主要责任者: 阎兆君等 责任方式: 编著 出版者: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字数: 200 千字 页码: 1-243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R286 语种:中 定价:15.00 出版时间:2005-01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难病奇方系列丛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难病奇方系列丛书之一,共收录148条词条。 被引频次:14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