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通信卫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通信卫星为通信目的而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仅能起反射作用的称为无源通信卫星;能起转发作用的称为有源通信卫星(有同步和非同步两种)。有源通信卫星载有收信、发信、控制、遥测、指令和电源等设备。 通信卫星communication satellite用于无线通信的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与测控站构成卫星通信系统的空间段。可用以传输电报、电话、传真、数据和电视信息。星上设备主要有通信转发器和通信天线,另外还有遥测、遥控、跟踪、控制、能源、温控、远地发动机和结构系统的各有关装置。按有无通信转发器分:有源通信卫星(星上装有转发器,现代通信卫星一般属此)和无源通信卫星(星上无转发器,仅用以反射信号)。按轨道分:低轨道卫星。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又称“同步通信卫星”,理论上认为只要有三个即可覆盖全球,实现全球通信。按通信信号分:数字通信卫星,信道上传送的是数字信号。模拟通信卫星,信道上传送的是模拟信号。常用的工作频段有L、C、Ku等频段,C波段上行6MHz,下行4MHz。C波段卫星在静止轨道上已相当拥挤。Ku波段降雨衰减大,但所用天线尺寸小。L波段常用于海事卫星。船星之间采用上行1.6MHz下行5MHz(星岸之间则采用C频段)。按服务范围分有国际通信卫星、区域通信卫星和国内通信卫星;按服务对象分有商用通信卫星、军事通信卫星等。通信卫星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容量愈来愈大,频段不断向高频段发展,功率愈来愈大,星上交换和信息处理技术、波束成形技术等日趋完善,工作寿命也愈来愈长。 通信卫星参见 《知识经济卷》 中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1970年我国即着手开始利用卫星实现无距离通信的探索和研究。1975年2月17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提出了《关于发展我国卫星通信问题的报告》。3月31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立即批准了此项卫星通信工程,正式列入了国家计划,命名为 “三三一” 工程。从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高技术的攻坚战。1984年4月8日,“东方红二号” 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欧空局、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具有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能力的国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