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工程yichuan gongcheng又称基因工程,是一种基因重组技术。60年代末期以后,主要在细菌中陆续发现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上特定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并能断裂两条链的核酸内切酶,叫做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这种酶能专一切断的DNA序列,通常含有4~6 
图589 某些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的特异性,黑点为对称轴
个核苷酸,是具有2次旋转对称的片段。就是说,将写有这个序列的纸平面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180°后,仍得到完全相同的序列。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底物序列的切点有的是平齐的,有的是交错的。在后一种情况下产生能够互相配对的“粘性末端”。例如,一种来源于大肠杆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每个酶都有一个符号)识别的序列为 
式中的黑点表示用同一限制酶切割的质粒或病毒载体 
对称轴所在的中心点,箭头所指处的磷酸二酯键被此酶切断.现在有些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己恰逢成商品出售,当作工具酶使用.利用这种酶能在实验室中把不同来源,为不同蛋白质编码的基因拼接在一起,构成自然界不存在的基因新组合.如让两种有同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DNA混合、共热并缓慢冷却,它们的粘性末端就会互相配对产生非共价联合的新重组DNA。如再用DNA连接酶和必要的能源处理,将产生共价连合的新重组DNA。将无关基因的新组合引入合适的细胞,可通过宿主细胞的DNA合成机器扩增许多倍。基因工程就是一种基因重组和扩增技术。医药工业首先广泛应用基因工程方法使极难获得的药用蛋白质得以进行商品规模的生产。如1982年英、美、西德等国家已利用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已用遗传工程方法生产的产品尚有:人生长激素、几种类型的干扰素、抗口蹄疫疫苗等。由于可定向改良生物品种,遗传工程技术也广泛用于农业。如1986年日本成功地将油菜的抗病基因移到卷心菜上,培育出了蔬菜的新品种;比利时科学家把一种昆虫的毒素基因移植到烟草细胞中,使其生长成植株后有很强的抗御能力;美国已能够把仙人掌基因移入小麦、玉米或大豆,培育耐早的豆类等作物。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许多专家运用遗传工程等技术,力图把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移植到稻、麦、玉米等作物的植株上,使它们具有固氮能力。一旦成功,作物将自行造肥。我国科学家开展基因工程研究也已获得一些成果。如人甲型干扰素已研制成功;人生长激素的研制已突破了实验室研究水平;又成功地将黄瓜花叶病毒基因转入西红柿中,首次得到具有抗病毒遗传特性的新株系。 遗传工程广义指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细胞工程)和分子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基因工程);狭义专指基因工程。 遗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用人工手段在不同结构水平上改造生物遗传性的技术。包括个体水平(杂交育种)、细胞水平(体细胞融合、核移植)、细胞器水平、染色体水平(倍性育种、非整倍体育种)、基因水平以及分子水平(DNA重组技术)上的遗传操纵。但习惯上专指基因工程。以分子遗传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生物学中有关学科的现代方法与手段,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可以绕过生物间的生殖隔离,利用外科手术式的无性操作,使遗传物质在微生物、动植物乃至人类各大系统间进行交流;可以预先对遗传操纵规定施工“蓝图”;定向引起生物变异,加速新品种育成过程(见“基因工程”)。 遗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改变细胞或生物体染色体组合成分的技术。广义的遗传工程包括人为地选择、创造动植物品种。20世纪70年代中期,“遗传工程”一词开始出现,原指对亲缘关系很远的物种基因移植。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培养出许多农作物新品种。现代遗传工程主要采用以下五种技术:无性繁殖,用一个单细胞培育出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一组细胞或个体,所有的微生物、许多植物和一些多细胞动物常以无性的方式繁殖;分子融合,将两种动物或植物的细胞和细胞核融合,培育出杂交细胞;细胞核移植,用微型外科手术将细胞核从一物种取出,再植入另一物种的细胞内;基因无性繁殖,将某一生物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部分同另一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在试管中结合,培养出重组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转换,用细胞吸收重组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加拿大的遗传工程研究主要在大学实验室、工业部门、联邦及省的研究机构进行。如运用于医学研究的有蒙特利尔的艾耶斯特实验室、多伦多的康诺特医学实验室等;酿造业运用于发酵试验;萨斯喀彻温省大学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生产新疫苗预防牲畜传染疾病。 遗传工程生物工程的生要内容之一。它是人们运用分子生物学知识所设计的巧妙方法,定向改造生物遗传特征的一种先进技术。遗传工程也称基因工程,它指的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利用精巧的技术,把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酸DNA)经过酶的剪切,引入另一种生物细胞内,让它们在那里“安家落户”,产生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培育出新品种,使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目前,科学工作者使用的遗传工程方法,是把某种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提取出来,这需要借助于一种活的手术刀——有切割作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将DNA按特定位点切成片断。另外,又从细菌细胞质中提取出一种也含有DNA的质粒,也加进切割酶,把质粒切成片断。每一种内切酶所切断的DNA片断,其断头切割面的形状都严格一致,所以当DNA片断与质粒混合时,它们便互相靠拢,再加入具有缝合作用的联结酶,两种片断联在一起,就成为具有某细胞的DNA的质粒了。借质粒的运载作用,可以把某细胞的DNA引导到另一细胞中去,并在后一细胞中繁殖遗传。这样产生的细胞,就具有前一种细胞的遗传信息,从而有目的改变细胞的遗传结构。 遗传工程是7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应用遗传工程的方法,可以增加生物体的遗传种类,重新安排和设计生命的程序,定向培育生物良种,育种周期也可大大缩短,例如,要获得一个新的组合性状,用基因重组技术培育新品种,比自然进化过程要快一倍到十亿倍。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把哺乳动物的生长抑制激素基因移植到大肠杆菌中去,创造了能产生出抑制激素的大肠杆菌菌株。此外,遗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有可能有效地控制或从根本上治疗某些由于基因缺损产生的人类遗传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