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遵义会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遵义会议Zunyi huiyi

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举行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了中央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在党和红军处于极其危险的紧急关头,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博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洛甫;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凯丰;还有中央机关和红军总部及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以及共产国际驻中国军事顾问李德和翻译伍修权。
博古首先在会上作了关于反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他把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主要归咎于敌人的强大和地方政府及苏区群众支援不够等客观原因, 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辩解。接着,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红军的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了责任。毛泽东在会上作长篇发言,对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左”倾冒险主义者在军事上所犯的 一系列根本性质的错误,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并正确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彭德怀、刘少奇等人都在会上作了发言。经过三天讨论,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明确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退出苏区后遭到的严重损失, 其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 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会议最后对中央领导机构作了人事调整, 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随后,根据会议精神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在长征途中,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使党的路线重新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 从而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也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 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 是中共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Zunyi huiyi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陈云,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主要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以及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驻中国的军事顾问及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也列席了会议。秦邦宪主持会议,并作了关于对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周恩来作了副报告,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朱德、李富春、聂荣臻、彭德怀等在会上作了发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否定了以博古、李德为代表所推行的“左”倾盲动主义。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而周恩来为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会后,在行军途中,根据会议精神,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随后,军委决定设置前敌司令部,以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接着又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小组负责军事行动。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Zunyi huiyi

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秦邦宪、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陈云,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参加会议的还有邓小平及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列席会议的有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和翻译伍修权等。秦邦宪主持会议, 并作了关于反五次 “围剿”的总结报告,不承认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错误,并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解。周恩来做了副报告。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对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的“左”倾军事路线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会议委托张闻天根据毛泽东的发言内容,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然后由政治局正式通过。决议明确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及退出苏区后遭到的严重损失, 其主要原因是博古(秦邦宪)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根据毛泽东提议,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军事问题,挽救了党和红军。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国共产党于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 的总结决议》,批判了王明 “左”倾机会主义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重新肯定了毛泽东的马列主义军事路线以及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不久在行军途中,又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10人,列席会议的有中央机关、红军总部和各军团主要负责人10人。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决议》,清算了“左”的错误军事路线。会议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