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避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避复

指古文中避免使用重复的句子结构或词语,以求得文句的错落和生动。例如《易·乾·文言》“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先总说“君子进德修业”,下文分说。一说忠信进德,一说“修辞立其诚”,为了回避“修辞”之“修”,故改“修业”为“居业”。又《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是说同类相感,物以类聚,有圣人出现,其他人材也随着显露出来,伯夷、叔齐、颜渊等都是随着孔子而名行昭著的。骥,千里马。附骥尾,即尾随圣贤之后。为了避上下文雷同,下文则改变说法,用“附骥尾而行益显”,与上文“得夫子而名益彰”内容并无二致。以上二例均是以变化词语的方式避复的。还有一种以改窜方式回避重复的,如《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困时要搞好自身的品德修养,得志时要让天下都普遍地各得其所),与同章前文“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是一样的意思。为避免单调,梁武帝《请征补谢朏何胤表》改窜此句为“穷则独善,达以兼济”,一是压缩原句,一是避前文“独善”之“善”,将后文“达则兼善天下”改为“达以兼济”。又前文用“则”,后文用“以”,也是避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