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邓尉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邓尉山位于市西部光福镇东南。相传东汉太尉邓禹隐居于此,故名。南与玄墓山相连,西与马驾山相邻,皆统称邓尉山。崇山前抱,太湖后绕,其境幽深。《光福志》载,“邓尉山里种梅为业者,十中有七”,因有“种梅如种谷”的说法,构成邓尉梅花甲天下的胜景。梅花盛开时,香气四溢,明人袁宏道《光福》:“光福,一名邓尉,……山中梅最盛,花时香雪三十里”。山腰梅花亭,柱檐藻井栏干,皆作梅花状。亭南御碑为乾隆游山赏梅手迹。亭前断岩镌有“香雪海”三个大字,铁划银勾,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江苏巡抚宋荦书,所作《雨中元墓探梅》有小题云:“余于吾家山题‘香雪海’三字。”山坞正中司徒庙为邓尉祀庙,又名古柏庵。庙内有古柏四株,柏龄千年,曾遭雷击,形态奇特,乾隆南巡,命名为清、奇、古、怪。清者,一枝挺直,茂如翠盖;奇者,卧地三曲,形同之字;古者,秃顶扁阔,半朽如掌;怪者,体如旋螺,枝干皆然。赏柏厅外另有一株千年黄杨,亦是罕物。古柏南面有《楞严经》石刻,为明崇祯时名家王时敏、侯峒曾、张炳樊所书,吴门章懋德斋镌刻,是研究佛经和书法艺术的珍品。邓尉山南端半岛上有渔洋山,因清人王士禛(自号渔洋山人)品题而得名,风景甚秀美。 邓尉山在江苏省吴县光福乡。因纪念东汉太尉邓禹,故名。邓禹(2-58),字仲华,东汉初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曾任大司徒,封酂侯、高密侯。邓尉山以大面积种植梅花而名闻遐迩,冬末春初,前往邓尉山探梅是苏沪一带的传统习俗。山上梅花盛开,宛若积雪,故有“香雪海”之誉。现除植有白梅外,另有红梅、绿梅、墨梅等,景色更显艳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