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那辗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那辗法那,同“挪”,给出矛盾(或疑惑,或悬念)后延缓节奏,左盘右旋,缓缓移向题旨。辗,旋转,指点破题旨之前又悠悠宕开,盘旋后再道明题旨。金圣叹评论《西厢》说,“先觑定阿堵一处,已却于阿堵一处之四面,将笔来左盘右旋,右盘左旋,再不放脱,却不擒住”,并称之为“那辗”。此种写法回避了平直的正面陈述,使文章顿生浓澜曲婉,情节起伏曲折,更富有艺术魅力。由《战国策·赵策四·触龙说赵太后》可悟此法之妙。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求救于齐而齐要太后幼子为人质,紧急之时大臣强谏,太后怒言“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之后,则写触龙见太后的一大段对话,由病足、饮食、强步,说到自己的儿子以论太后爱女甚于爱子(长安君),眼看要点破题旨,笔又宕开,问赵之继承者,落笔到“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这是“辗”。由此破题而出,再说太后不令长安君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则后果不堪设想。运用此法,常与照应、对比、错综等手法合用。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