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邯郸战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邯郸战役Handan zhanyi亦称平汉战役。1945年10月,国民党军第11战区孙连仲3个军约4万余人,从河南新乡出发,沿平汉路北犯,企图占领邯郸,打通平汉路,抢先进入平、津,进而夺取东北。晋冀鲁豫军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集中3个纵队及部分地方武装共6万余人,在10万民兵的支援下,于10月24日将北犯之国民党军诱至邯郸以南马头镇时,尔后突然出击,将其包围,以一部兵力正面阻击,一部兵力控制漳河渡口,切断敌后续部队北上道路。同时,以地方武装分别牵制从安阳、石家庄南北两面来的援敌。激战至30日,歼敌一部,攻克村镇20余处,并争取了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8军军长高树勋率部万余人在马头镇起义。随后,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将主力先于敌移至漳河以北地区。10月31日,当国民党军主力向南突围逃至预伏地区时,即遭到预伏部队猛烈攻击,激战至11月2日,将其大部歼灭。俘敌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以下2.3万余人。此役, 共歼敌3万余人 (其中包括1万余人起义),对迟滞、挫败国民党军的北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掩护人民军队在东北地区的战略展开起到了重要作用。 邯郸战役亦称“平汉战役”。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主力在平汉铁路邯郸以南地区粉碎国民党军队进犯的自卫反击作战。1945年10月中旬,国民党第11战区3个军4万余人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奉命统一指挥所属3个纵队和冀南、冀鲁豫、太行军区主力共6万余人,在10万民兵和自卫队的配合下,于10月20日发起邯郸战役。此役至11月2日结束,共歼敌3万余人,内毙伤3000余人,俘副司令长官马法五以下1.7万余人,争取起义约1万人。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