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邸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08 邸店亦称“邸舍”,“邸阁”。中国古代城市中供商旅存货、住宿和进行交易的行栈。早在周代就有存放商货的“廛”,官府只对廛收税而不对商货收税,还不是营利性质的商业行栈。南北朝时有“邸店”出现,对储存商货收取一定的费用和报酬。隋唐时“邸店”已普遍发展起来。据《唐律疏义》解释:“邸店者,居(贮物之处)为邸,沽卖之处为店。”实际邸和店混为一体,大致有贮货、寓居、进行交易三项业务;此外还担负代官府收税和官府指派的其他事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邸店逐渐发展为专门代人保管财物的柜坊。 邸店古时城市中开设的供客商存放货物、进行交易及寓居的行栈。亦称邸舍、邸阁等。邸原指堆放货物的货栈,店原指买卖货物的场所。唐以后,邸店多连称,除堆放货物外,亦兼住商客。商客所带货物由邸店主人与牙人作中间人而卖出,或再购买货物,遂演变为进行批发交易的场所。邸店收取邸值(栈租),获利丰厚。自唐中叶开始,郊外乡村等地亦设邸店。 邸店又称“邸舍”、“邸阁”。中国旧时城市中供客商堆货、寓居、进行交易的行栈。东晋南朝时已有,隋唐更多。唐长安等大都邑,市场四面都设有邸店,少则百余处,多达三四百处。宋都市中除邸店外,还有专供堆货的堆垛场和塌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