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郑声指病人语言重复,声音低沉,不相接续的一种症状。《伤寒论》:“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多见于疾病晚期,是精神散乱的重危表现。 郑声秦汉时期在长安颇为流行的地区音乐。郑声又称郑卫之音,原指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卫国的民间音乐,史称“郑声淫”,能悦人耳目,儒家则视其有伤教化。魏文侯声称自己“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可见其具有较强的娱乐性。秦始皇统一前夕,郑卫之音就充斥了咸阳秦宫。至汉代,郑声在长安广为流传,汉武帝时,“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乐府,皆以郑声施于朝廷。”长安民间的显贵富豪,尤以郑声为乐,“鸣竽调瑟,郑儛赵讴”,以尽其欢。元成之时,“郑声尤盛”,黄门名倡丙彊、景武等因擅长郑声而富显于世,王凤等五侯之家以郑声为乐,“淫侈过度,至与人主争女乐”。哀平之世,曾数次禁绝郑声,裁减宫中习奏郑卫之音的乐工。“然百姓渐渍日久,又不制雅乐有以相变,豪富吏民湛沔自若”,禁而不止,郑声流行如故。终西汉之世,郑卫之音在长安音乐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